一、专业简介
智能建造微专业是在国家战略需求和建筑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面向国家建设需要,适应建筑业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需求,延续土木工程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理念,结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管理等专业优势和特色,围绕智能建造的核心理念,培养具备智能施工和智能运维与管理能力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
面向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全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家国情怀、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掌握智能建造的相关原理和基本技能,具备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分析和解决智能建造领域工程施工、运维与管理等复杂问题的能力,能在建筑行业及相关交叉领域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从事结构智能施工和智能运维与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三、招生及报名
(一)招生对象
全日制2024级土木工程、工程管理、交通工程、建筑学、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等专业的在校本科生。
(二)招生人数
50人
(三)报名条件
符合以下条件的学生可申请修读微专业:
1. 学有余力的全日制在校本科二年级及以上的学生,一般每学年可提出一次申请。原则上,本科最后一年不允许提出申请。前一个微专业修读完毕后方可提出下一个微专业修读申请。所有微专业课程修读须在主修专业毕业前完成;
2.主修专业必修课平均学分绩点需达到2.0及以上;
3.身心健康,品行表现优良,无任何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四)报名方式
报名时间:2025年4月21日-2025年4月25日
报名方式:纸质版报名材料交到土木建筑学院205办公室
选拔方式:择优录取,根据已修专业必修课学业绩点由高至低排序确定修读名单。
拟录取时间与公布方式:2025年4月30日前,土木建筑学院将拟录取名单在校内公示,公示期不少于3个工作日。
四、学习安排
1.微专业原则上采取单独编班形式组织教学。如主修专业的教学活动与微专业教学活动冲突,学生应服从主修专业安排。
2.微专业开办学院每学期统一根据微专业的学生上课名单形成课程教学班,学生根据课表参加课程学习。
3.所有课程均安排在工作日晚上或双休日进行。
五、学制与证书授予
(一)学制
原则上为2年,因特殊情况需延长修读时间的,总修读时间不超过3年。
(二)证书授予
完成微专业学习、达到微专业结业要求的学生,由学校统一发放微专业证书。微专业是非学历教育,不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备注信息,不授予学位。
六、课程设置
课程 性质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考核方式 | 各学期计划学分 |
总学时 | 含实验 | 含上机 | 三 | 四 | 五 | 六 |
专业 必修课 | 智能建造概论 | 1 | 16 |
|
| 考查 | 1 |
|
|
|
机械原理及自动控制 | 2 | 32 |
|
| 考查 | 2 |
|
|
|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 2 | 32 |
|
| 考试 |
| 2 |
|
|
建筑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 2 | 32 |
|
| 考查 |
| 2 |
|
|
智能工程测量学 | 2 | 32 | 8 |
| 考查 |
|
| 2 |
|
工程结构智能监测与防灾减灾 | 2 | 32 | 8 |
| 考查 |
|
| 2 |
|
工程项目智慧管理 | 2 | 32 |
|
| 考查 |
|
|
| 2 |
土木工程智慧施工 | 2 | 32 |
|
| 考试 |
|
|
| 2 |
总计(至少) | 15 | 180 | 16 | 32 |
| 3 | 4 | 4 | 4 |
七、学费缴纳
学生申请获批后,参照学校辅修专业课程收费办法,依据修读学分缴费。
八、咨询方式
咨询电话:林老师 3296042
咨询地点:土木建筑学院205办公室
联系邮箱:tjjwyx@126.com
附件:土木建筑学院智能建造微专业报名申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