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5日,土木建筑学院邀请海南大学胡俊教授来校学术交流,本次会议同时作为学院研究生学术研讨会(第三十三期)活动。土木建筑学院曾晖院长、张万胜副院长、学院相关专业的老师、研究生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曾晖院长主持。
研讨会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胡俊教授作了题为《人工地层冻结技术在三亚河口通道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学术报告,以人工地层冻结技术在三亚河口通道工程中的应用为背景,介绍人工地层冻结法基础理论、浅土人工冻土热物理力学性能、人工冻结数值模拟理论及方法、盾构始发与到达端头人工地层冻结加固技术与应用、地铁联络通道人工冻结法施工技术与应用、盾尾刷渗漏防治技术、新型管幕冻结法支护结构等,以其解决复杂环境下城市地下工程人工地层冻结理论与应用中的关键技术与问题,为海南自由贸易岛乃至全国大规模地下工程建设人工冻结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第二阶段,胡俊教授与师生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科技成果奖申报开展深入交流及讨论。胡俊教授首先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请流程与评审标准,强调了项目选题的重要性。他指出,申报者应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选择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研究方向,以提高项目的竞争力。随后,胡俊教授与在场的师生们分享了他在科技成果奖申报过程中的经验。他提到,成功的申报不仅需要扎实的科研基础,还要注重成果的应用与推广,展示研究对社会、经济和科技进步的实际贡献。胡俊教授鼓励同学们在科研中保持创新精神,积极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以便在未来的申报中脱颖而出。


胡俊教授简介:博士生导师,海南省青年“南海名家”,海南省拔尖人才,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团队负责人,海南省“双百”人才团队骨干成员,海南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海洋岩土研究所所长,新加坡国立大学、德国汉诺威莱布尼兹大学访问学者。胡俊教授主持和主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课题50余项,发表SCI/EI收录论文80余篇,获国家专利130余项,获软件著作权18项,出版专著5部,主编教材5部,主要从事海洋岩土工程、隧道及地下工程、人工地层冻结技术和智能建造等方面的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工作。(文/图 土木建筑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