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迎着盛夏的朝阳,由应用技术与设计学院和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师生组成的五邑大学“侨心筑梦”宣讲团再次启程奔赴恩平,怀揣着“不让一个学子因贫失学”的信念,传递国家资助政策的温暖。
这一次,宣讲团来到恩平华侨中学,创新性地将政策科普与侨乡文化深度融合,以侨为桥,让国家资助政策的温暖阳光照进每一位侨中学子的心田。

侨史润心,厚植家国情怀。在宣讲现场,团队成员深情讲述了侨胞们“爱国爱乡、捐资助学”的感人故事,特别是他们在侨中和邑大建校过程中“捐资兴教、造福桑梓”的突出贡献,唤起了在场学子传承华侨精神的强烈共鸣,凝聚起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
多维宣介,推动政策精准触达。宣讲团通过“理论+实例”的方式,系统解读了“奖、助、贷、勤、减、免、补”七位一体的资助体系,重点讲解了国家助学贷款的政策优势,消除学生“不敢贷”的顾虑;同时结合实例介绍应征入伍学费补偿、“三支一扶”就业补贴等专项政策,拓展学生成长路径认知,确保政策宣讲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
为增强宣讲实效,团队精心策划拍摄了粤语版资助政策广播小剧场,乡音俚语中的政策条款变得可触可感,教室角落响起会心笑声,政策解读更接地气、更入人心。宣讲现场还特别设置“资助政策大闯关”互动答题环节,团队精心设计的地方特色主题文创产品深受同学们喜爱。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踊跃参与答题。这一形式不仅有效普及了资助政策,更激发了侨中学子对乡土文化的热爱与自信。

在校园广场,宣讲团的政策咨询点前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原来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轻黏土手工体验活动正火热开展。学子们巧手翻飞间,将彩色黏土塑成恩平烧饼、新会柑果等特色造型,指尖流淌着对乡土的热爱。宣讲团成员借创作热潮,同步发放政策宣传资料。当艺术创意遇见政策科普,咨询点化作寓教于乐的活力磁场,同学们的家乡情与求学路在掌心融成了暖流。

文化赋能,激扬青春志向。宣讲团还创新引入了侨乡主题书签创作环节,侨中学子们在书签上描画出恩平烧饼、簕菜、开平碉楼、新会陈皮等文化符号,并写上对自己当下的祝愿与期许。活动将乡土情怀融入艺术实践,愿同学们以书为伴,以梦为马,在求知路上坚定自信,在人生路上勇毅前行,不惧求学路上风风雨雨,在国家资助政策的陪伴下,用智慧和汗水描绘属于自己的灿烂明天!

以侨为桥,这场别开生面的宣讲活动,不仅让资助政策“活”了起来,更让侨乡文化“火”了起来,在润物无声中实现了政策宣传与文化传承的双向奔赴。
此次活动得到了恩平市教育局、恩平华侨中学和五邑大学“双百行动”驻恩平服务队的大力支持。宣讲团将继续加强国家资助政策在恩平侨村侨校的科普宣传,深耕侨乡热土,探索政策科普与文化传承、产业振兴的融合道路,为侨乡学子的成长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