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邑大学 | ENGLISH
人才培养
环境检测
浏览:  发布时间:2022年10月11日

鼓励学生积极投身美丽中国的建设中去:水体和水污染

课程名称:环境监测

课程代码:1113323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

开课院系:环境工程

授课教师:郭琳

【教师简介】

郭琳,博士,研究方向为污水、废气处理、环境功能材料开发。主讲课程为《环境监测、《环境监测实验》。在教学过程中,严格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课程思政融入整个教学过程,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以及价值引领的高度统一。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环境监测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开闸奠定基础。课程主要内容: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技术方法、监测过程的质量保证、现代监测技术。通过这门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通过相关污染案例和政策措施的介绍向学生渗透绿色发展理念,增强学生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感。

专业内容

水体和水污染

课程思政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

2通过相关案例和政策措施的介绍向学生渗透绿色发展理念;

3、增强学生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感,鼓励学生积极投身美丽中国的建设中去。

案例内容

水利部印发《关于表彰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其中,江门市水利局被授予“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成为全市唯一获得此项殊荣的单位。此外,江门市还有两位基层河长被授予“全国优秀河(湖)长”称号,分别是台山市四九镇委书记、新昌水四九段乡级河长谢福海以及鹤山市址山镇委副书记、镇长,新桥水址山段乡级河长邝伟文。获得上述殊荣的背后,是江门市水利局多年来的持续发力。自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以来,该局全力推动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实现“有名”“有实”“有能”“有效”,探索了一批河长制湖长制“江门经验”。2018年,江门市在全国全面推行河长制研究班上作专题经验介绍;2019年获国务院督查激励;2020年,全市地表水国考、省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100%,创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的最好水平。江门还连续三年以排名前列的成绩在全省河湖长制工作考核中获评优秀等次。此次被授予“全国优秀河(湖)长”称号的两位基层河长,在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方面也有突出表现。其中,邝伟文任新桥水址山段河长以来,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出色地完成全面推进河长制各项工作,推动址山镇辖区内河道实现了实质性改善。2018年至今,址山镇主要河流址山河由IV改善到II类,长期保持在III类以上;新桥水从劣V类改善到保持在IV类,云乡河保持在III类,全镇水质处于全鹤山市前列。而作为台山市四九镇总河长,谢福海自觉践行“两山”理念,全力确保辖区河流水质稳定达标,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全年累计徒步巡河48次。2019年以来,四九镇无出现黑臭水体和劣V类水质等现象,5个水质监测断面优良率100%,达标率100%,河长制考核连年排名台山市第一。

通过对两位优秀河长先进事迹的介绍,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使学生们关注自己身边环境的变化情况,鼓励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加入到美丽中国的建设中去。

上一条:农产品加工学

下一条:环境工程原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