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邀请了中山大学王竹立教授在五邑大学学生综合服务中心314报告厅作了题为“面向智能时代的‘金课’设计”的专题讲座。
首先,讲座在区分 “水课”和“金课”的基础上,分析了“水课”产生的原因,以及教师对打造“金课”的一些理解误区,提出“金课”不是简单的难与严,而是要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是否符合时代的需求,是否代表了未来的方向。
其次,讲座着重阐述了智能时代知识与学习方式的变革趋势。智能化环境下知识已经由静态变成动态、由抽象变成直观、由硬变软、由整体变成碎片以及人类生产变成人机合作生产等特点;而人类的学习方式也将发生5大变化,即连通多于建构、系统学习变为碎片重构、对软知识的学习重于硬知识的学习、线下学习为主变为线上学习为主、人类学习变成人机合作学习。对应 “金课”的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三大特征,王教授提出了信息时代“金课”设计的三大原则,即课程设计要体现新理念、新模式和新评价。
最后,讲座结合首届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创新思维训练》的教学设计对该课程如何在核心内容上体现高阶性、在学习方式上体现创新性,在课程目标及要求上体现挑战度,在课程考核要求上体现过程性评价作了详细介绍。
讲座观点新颖,内容详实,为我校教师改革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思考框架与宝贵的实践经验。
此次讲座是学校关于开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与高等教育教学变革专题系列培训活动的第二讲。(图/文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讲座的培训资料可以到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网站
(http://www.wyu.edu.cn/jsjxfzzx/index.htm)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