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由我校侨乡文化研究中心暨土木建筑学院副教授谭金花博士负责学术策划、建筑学院等院系本科生深度参与的“仓东村历史建筑修复竣工庆典暨仓东教育基地建成开幕”仪式成功举行。当天,村内筵开百席、举行了一系列庆祝活动,迎接海内外谢氏昆仲及各方来宾。我校侨乡文化研究中心派遣代表见证了此一盛事。
“仓东计划”(又叫仓东教育基地计划)项目成立于2011年,其目的是为了遗产教育——向国内外人士展示、传播和研讨华侨文化、华侨历史、遗产保育、文化传承等。基地是开放式的遗产保育培训教学基地,从2011年开始,我校土木建筑专业数十位学生参与了仓东基地计划项目。2011年暑假,22位学生参与建筑的测绘和调查,2012-1013年又有数位学生初步接触到仓东村的工程,2014年暑假,有27位学生参与了小空间的设计和建造活动,亲自动手,参与遗产修复和保育工作。同时,基地吸引了广州等高校的学生参与遗产保育项目和学术研讨互动,此次开幕活动中活跃着诸多来自我校各院系和几名来自华南理工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的身影。目前,我校一些与侨乡文化遗产保育有关的课程已在仓东教育基地进行现场教学与研讨。
2014年以来,随着仓东教育基地在村内尝试运作的多次工作坊、文化交流等活动的影响,仓东村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海内外的学者、专家、大学生、本地官员、中学师生等纷纷慕名前来参观交流。文化遗产的保育理念和保护工作越来越为人熟知、深入人心。数年来的播种与栽培,文化保育与社区发展之花在这里渐渐绽放。日前,斯坦福大学与侨乡文化研究中心正式签约,联合对开平仓东村等侨乡开展田野考察工作,其研究成果将由双方共享。
仓东教育基地基地的创建顺应了我校实施“创新强校”工程、倡导协同育人的前沿高等教育教学创新理念。我校师生提供知识和智力支撑,港澳乡亲和地方政府、遗产地村落给予资金、政策支持,实现了多方共赢的可喜局面。在仓东村旅港同胞谢天佑先生、香港炼金石公司邓华先生的热心资助下,以及在仓东教育基地发起人谭金花老师的主持下,仓东村重修了侯成公祠、秉文公祠、焕业楼等三处历史建筑;重修了一处民国洋楼,作为未来仓东教育基地的办公室;重建了村中的明代古庙;新建了一座公共卫生间。同时,在仓东村村民委员会主任谢雪暖的带领下,村民们对村中的晒场、村后的荒地等进行了环境整理工作。如今,仓东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不仅村民们满心欢喜,连路过的驴友也常被吸引进来,参观拍照。
侨乡文化研究中心积极支持仓东教育基地积极开展协同育人、保育侨乡文化遗产的宝贵探索和实践,并将进一步推动和提升学生、学校、侨胞、侨乡“共赢”的“仓东基地”育人模式。(文/图 统战部)

开幕式举办了丰富的民俗文化活动

仓东村已成为以我校学生为主的知名的大学生文化遗产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