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上午,五邑大学机械与自动化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邑心向党”辅导员工作室在“邑学苑”学生社区举行“共建聚合力、携手育新人”活动。活动中,五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第五党支部与机械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学生第五党支部结对共建,双方以“基层党建共建”为抓手,聚焦“大思政课协同育人”目标,通过组织联建、资源共享、实践联动,探索党建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胡莹、机械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倪兵兵等领导及师生代表共同见证两支部共建的重要时刻。
机械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倪兵兵指出,两支部共建是党建引领与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双方将大力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度和深度,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侨心工匠”品牌建设,实现“思政教育+实践育人”双提升。
在全体与会人员的共同见证下,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第五党支部书记李茜与机械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学生第五党支部书记邓立共同签署《党支部结对共建协议》,并完成共建单位牌匾互授仪式。依据协议内容,双方将以“基层党建共建”为主线,系统构建理论共学、课题共研、活动共办、人才共育四维协同机制。重点推进三项合作:其一,联合开发“形势与政策课协同育人”特色课程体系,通过常态化组织师生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深度挖掘智能制造领域企业创新发展案例,切实赋能学生就业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发展;其二,构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共研互促创新机制,推动“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与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深度融合;其三,协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成果转化,重点培育具有专业特色的思政教育实践品牌,实现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胡莹在讲话中提出,共建要立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同频共振,未来可以重点推进“访企拓岗”,积极组织师生赴重点企业开展实践调研与拓岗实践,将“访企拓岗”转化为生动的国情教育课。还强调了,此次共建更是要通过党建引领实现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双向贯通,也是“大思政课”协同育人合力的重要实践。
最后,全体人员在“邑学苑”学生社区合影,定格两支部以“共建”促“共进”的起点。此次共建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大思政课”建设与基层党建创新领域迈出的关键一步,以跨学科、跨学院的组织力提升,书写“为发展赋能、为育人增效”的奋进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