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精准对接产业前沿,赋能人才发展:学院班子深入江门龙头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对接

发布日期:2025-11-20    浏览次数:

为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产教融合与产学研协同,推动高校科研资源与区域产业需求精准对接,2025年11月19日,五邑大学机械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易正强、副院长梁淑芬率李会军教授团队与王英教授团队一行,先后赴江门市南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与新会中集集装箱有限公司开展实地调研与技术交流,旨在共谋合作新机制,共筑创新人才集聚高地。

上午,首先走访了南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在企业相关负责人的陪同下深入焊接生产车间,实地考察了企业自动化焊接生产线,详细了解其在焊接工艺、智能化装备应用等方面的实践进展。企业高度自动化的生产流程与先进的焊接技术给调研团队留下深刻印象。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企业负责人系统介绍了公司发展概况与未来规划,重点围绕“绿色智能”转型目标,提出在焊接工艺优化、智能化系统集成等方面的技术需求。李会军教授结合团队科研基础,详细介绍了自主研发的智能焊接软件平台、厚板激光电弧复合智能焊接技术、激光智能焊接在线质量监测系统等核心成果,并就企业关心的技术难点提出初步解决方案。双方围绕焊接智能化升级路径展开深入探讨,为后续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下午,调研团队转赴新会中集集装箱有限公司开展交流。李会军教授团队与王英教授团队分别结合焊接技术与低空经济能源电池等重点研究方向,与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展开对接研讨。双方围绕焊接质量提升、工艺节能优化、储能系统能源电池在集装箱制造场景的应用潜力等议题交换意见,探讨在关键技术联合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可能性。

易正强书记在交流中强调,学校始终坚持“对接产业、服务区域”的办学导向,积极推动科研团队走进企业一线,促进科学研究与产业实践深度融合。他提出,未来可依托企业真实技术场景,联合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共建实习实践基地,推动形成“科研共进、人才共育、成果共享”的校企协同机制,助力企业技术升级与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双向提升。

此次调研是学院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服务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有效拓展了在高水平焊接储能技术领域的产业视野,也为进一步构建校企协同创新体系、赋能人才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下一步,学院将继续推进与南洋船舶、新会中集等江门龙头企业的深度合作,在共建研发平台、共设产业课程、共导学生实践等方面精准发力,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文/图 机械与自动化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