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如白驹过隙,从换揣着忐忑不安的心填上志愿到加入国际教育学院学习已经过了大半年,在这段刚刚开启的、充满新鲜感和具有挑战性的人生旅程中,我收获了许多也感受颇丰。接下来我将在专业课学习、社团选择与时间平衡、学院活动三个方面分享一下我的体验。
首先是专业课的学习,不同于普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专业课,国际教育学院的专业课的教材、内容和老师的讲授方式都是以英语呈现的。例如高数课的教材用的是全英的托马斯微积分,并且老师在讲授过程中也经常穿插一些专业英文术语,以及比较耳熟能详的c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在ppt的展示和考试试卷都是以英语为优先。这样的上课模式很好的为我提供了锻炼英语能力的环境与机会,为将来能更加迅速的融入国外的学习作了很重要的铺垫。

同时,为进一步提高我们适应海外学习的能力和帮助一些英语基础较弱的同学提高英语交流的水平,学院特别安排了雅思课程的学习,邀请经验丰富的老师对我们进行听说读写的四个方面的训练,助力我们达到出国留学的必备条件:雅思总分六分。
通过在专业课中的耳濡目染及雅思老师的倾力帮助,我的英语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一学期内雅思总分提高了1.5分,这反过来也辅助我能更快、更清晰的理解并学习专业课的内容、在学习上更加得心应手。
但同样,全英的教学意味着我们要花更长的时间去适应和理解,所以在课堂上有对知识点不理解的地方一定要及时向老师请教或者运用课后时间在网上寻找相关内容的教学视频进行巩固。
相比于高中,大学的生活更加自由和丰富多彩,而社团则是我们体验到多样化大学生活、锻炼能力的重要途径。首先,我们要理性选择社团,避免社团过多导致无法平衡自身时间分配,导致影响学习。其次,我们应选择与自己专业和兴趣相关的社团,不盲目加入。我们在与自己的兴趣爱好契合的社团里会遇到志趣相投的伙伴,同时能让我们提高自身处理事情的能力。以我为例,出于对剪辑的兴趣,我加入了学生发展协助委员会的宣策部,在这里我认识一群志同道合的好朋友,我们一起学习、团建,并先后参与了制作公众号推文、奖学金海报设计、宣讲会简讯和拍摄和资助育人视频剪辑等任务。在这过程中,我锻炼了自己和老师沟通并处理突发状况的能力,学习到了新的技能,同时也对平衡社团工作和学习上有了更好的时间规划。加入社团,同时也意味着有更多途径去接触和获取更多的信息,例如在宣讲会上可以聆听到优秀学长们的经验,加入学长们组织的项目。
平时,学院会组织多种形式的跨文化交流活动。例如冬至与外国友人包饺子,参观五邑华侨博物馆,校园国际文化节和与外教老师吃饭聊天。这样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我有机会去了解他国的文化,同时也营造了我们与外国友人之间友好交流、相互学习的氛围。

在国际教育学院的这一年我学习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认识到了许多志趣相投的伙伴。在这里,我收获到了成长,也希望在今后我能取得更多的进步,不断朝着目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