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操作指引: 第一阶段:开机与准备(注:若预约时间仪器处于正常待机状态,检查气源、消耗品等正常,软件正常开启,可进入第二阶段) 第1步:开机前检查 (1)气源检查: 确认载气(高纯氦气,He)气瓶主阀已打开,次级压力表调至约0.5-0.8 MPa。确认其他气体(如MSD的碰撞气氮气N₂)压力正常。 (2)消耗品检查: 检查进样垫、衬管、O型圈是否完好,如需更换,在仪器未加热前完成。 (3)工作站与硬件: 确认电脑、仪器主机、自动进样器电源连接正常。 第2步:开启硬件与软件 打开气体:打开气瓶主阀和减压阀。 开启硬件:依次打开GC电源、MSD电源(如有独立开关)、自动进样器电源。 启动软件:双击桌面上的 “Agilent MassHunter Workstation” 或 “ChemStation” 图标,启动控制软件。软件将进行自检并与仪器连接。 第3步: 启动真空与加热 检查真空: 在软件界面查看真空状态。正常情况下,真空泵会随MSD启动自动运行。确认真空度(真空规读数)持续下降,最终应优于 10^-4 Pa(或 10^-6 Torr)量级。 装载方法并加热: 在软件中调用一个适合你分析的已有方法(如空白方法或与你分析物相近的方法)。 发送方法至仪器。此操作会按照方法设定,开始给GC进样口、传输线、离子源等部件加热。 注意: 必须在真空度达到要求(通常真空规读数稳定在良好范围)后,才能给离子源和四极杆加热,否则会损坏灯丝。 第4步: 系统稳定与调谐 稳定: 让系统在方法设定的温度下稳定至少30分钟至1小时,直至基线平稳。 调谐: 在软件中选择“调谐”功能,进行自动调谐。调谐程序会注入标准品(通常为全氟三丁胺,PFTBA)并优化MSD的各项参数。 检查调谐报告: 调谐完成后,查看报告。关键指标需符合要求,如:峰形对称、基线噪音低、关键质量数的丰度比正确、分辨率达标等。调谐通过是进行准确定量分析的前提。 第二阶段:编辑方法与运行序列 第5步:编辑或创建方法 GC参数: 进样口: 设置温度、分流/不分流模式及分流比。 色谱柱: 确认选择正确的色谱柱,设置载气流速或压力程序。 柱温箱: 设置升温程序(初始温度、保持时间、升温速率、最终温度等)。 MSD参数: 采集模式:选择Scan(全扫描,用于定性)或 SIM(选择离子监测,用于高灵敏度定量)。 质量数范围: Scan模式设置合理的扫描范围(如50-550 amu)。 溶剂延迟: 务必设置! 通常为3-5分钟,防止大量溶剂进入离子源污染系统。 离子源与四极杆温度: 通常使用调谐设定的标准温度(如230°C,150°C)。 第6步:建立序列 创建新序列: 在“序列”菜单中新建。 输入样品信息: 添加样品瓶位置、样品名称、方法文件、数据文件名称等。 设置标准曲线: 如果做定量,需输入标准品的浓度,并指定类型(标样、空白、待测样品等)。 保存序列。 第7步:运行序列 最终检查:再次确认样品瓶放置正确、瓶盖拧紧、方法参数无误、溶剂延迟已设置。 开始运行:点击“运行序列”或“Start Sequence”。仪器将按照序列顺序自动进样、采集数据。 第三阶段:关机(若后续还有样品在排队,本阶段可省略,但必须整理实验台面,记录仪器使用日志) 第8步:冷却系统 调用关机方法: 使用预设的“关机方法”,或将所有温度设置为:进样口<50°C,传输线<50°C,离子源和四极杆<100°C。让系统开始自然冷却。 保持真空: 在GC各部件温度降至设定值之前,务必保持MSD的真空泵运行。 第9步:关闭软件与硬件 关闭软件: 待GC和MSD温度均降至设定值后,在软件中关闭MSD真空泵(点击“Vent”),等待系统泄压完成(通常需要几分钟)。 关闭硬件: 依次关闭MSD电源、GC电源、自动进样器电源。 关闭气体: 最后关闭载气和其他气源的气瓶主阀。然后,将仪器端的压力表泄压至零。 第10步:整理 退出工作站软件,关闭电脑。整理实验台面,记录仪器使用日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