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项(仪器使用和样品制备) 一、预约测试与使用 1. 培训:操作者必须经过系统性的正规培训,并通过考核获得独立操作资格。未经许可严禁操作仪器。 2. 提前预约:严格按照实验室管理系统提前预约,并遵守时间安排。完成测试后及时在系统中结束预约。沟通与准备:预约时需明确告知样品组成、样品颗粒大小、制备温度、稳定性等信息,以便管理员确认方法兼容性。 3. 开机前检查 气源检查:确认所需的准备气(如高纯He、H2/He或CO2/NH3/He)、载气(如高纯He、H2/He)和脉冲气体(如Ar)压力充足(通常>5 MPa)及浓度合适(如10 wt% H2/He)。确保所有气体净化器未过期。 4. 方法确认:严禁随意修改他人或标准方法。上机前务必确认所调用方法的参数(如升温速率、测试温度、气体流率、预处理方式等)适用于当前样品。最好使用自己创建并经过验证的方法。 5. 真空系统:质谱仪是高真空设备,开机前必须确认前级泵和分子涡轮泵运行正常,达到工作真空度(通常优于10⁻⁶ mBar)。 6. 防止污染:避免测试高浓度、易冷凝的样品(如大量硫化物、高沸点有机物),这些物质会污染质谱离子源和四极杆;在TPO测试高积碳样品后,务必确保系统充分吹扫,防止残留CO₂影响后续低浓度检测。 7. 信号饱和:在设置质谱方法时,要预估气体浓度,避免信号过强导致检测器饱和(特别是电子倍增器)。 8. 校准与标定:质谱校准:定期使用标准气体(如残余气体分析仪标准品)对质谱的质量数和灵敏度进行校准;延迟时间:由于从反应管到质谱检测器有毛细管传输线,TCD信号和MS信号存在时间差,在数据关联分析时必须进行校准。 9. 气体干扰:注意不同气体的碎片离子可能重叠,例如CO (m/z=28) 与N₂ (m/z=28) 会相互干扰,需通过其他碎片峰(如CO的m/z=12, 16)或使用高纯氦气作为载气来区分。 10. 装样规范:将样品管取下装样时,需带纱布手套操作以防烫伤。 11. 质谱仪开机后泵不用关(可常年运行),频繁开关会加速其不稳,停电前务必提前关机,不要突然断电,防止灯丝被烧坏。 12. 仪器检漏:不要轻易移动仪器,重装毛细管或分子漏进行检漏时,使用He气吹扫接口,查看He气压力信号进行判断。 13. 真空度异常:若仪器真空度超过10-7 bar,仪器报错,说明仪器堵塞了;如仪器真空度长时间到不了10-6 bar,说明仪器漏气,应立即暂停运行并查找原因。 14. 实时监控:运行实验时,密切监控系统真空度、基线信号、泄漏检查状态等关键参数。发现异常(如压力突变、基线过高、真空度变差)应立即暂停运行并查找原因。 15. 数据与卫生:及时保存、备份和处理数据。清理实验台面,取走自己的样品和废液,保持仪器周围环境整洁。 二、 样品制备及测试注意事项 1. 此测试已使用的样品无法回收,若需回收,只能回收未使用的样品; 2. 一般粉末或者颗粒状样品(粉末40-80目即可,不要太细),样品质量100-200mg;对于密度比较小的样品,尽量制成颗粒,否则容易导致样品在管内堆积严重,气流不稳,造成信号波动。 3. 块状、薄膜样品气体分子一般不宜扩散到样品里面; 4. 样品需要充分干燥,同时提供样品具体成分,样品在整个过程必须稳定,在测试过程中不与坩埚反应,在测试温度范围内不发生分解,样品本身升温过程中不能分解或产生其他气体;若没有测试过热重数据,可在送样前自行在测试最高温度下焙烧处理,保证样品稳定; 5. C材料、C3N4 、MOF等材料或制备温度低于测试温度,需要提供TG; 酸根,含S、 F、 Cl 5%以下可以测,磺酸基团不行; 碱性较强的材料,K2O、Na2CO3 、NaOH等,会腐蚀石英管反应器,此类材料无法测试;有机物/有机质样品在惰性气氛下升温时易分解成黏糊糊的油状物,一般不接受此类样品; 6. 测试温度必须低于样品制备过程中处理温度;常规测试起始温度约50℃,数据采集温度低于50℃请联系我们; 7. 在TPD测试时,吸附气体的浓度可不做要求,只要吸附饱和即可。 8、压力为零:如果准备气、载气和脉冲气体为零、出现报警提醒时,务必检查气体钢瓶是否打开、管路是否漏气,避免检测器在无气体吹扫下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