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五邑大学-应用物理与材料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  >>  本科生教育  >>  专业方向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电子白皮书

2021-12-29 16:01:55人浏览

一、专业基本信息

专业定位

本专业立足广东,面向新能源行业,培养思想品德高尚、基础知识扎实,具有国际化视野、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能够在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行业从事产品设计、技术开发与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具有健康的身心、良好的人文素养,品德高尚、视野开阔;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坚实的材料、物理、化学等学科基础理论知识,系统掌握新能源材料、化学电源设计与制造工艺、测试技术等方面的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国际视野、团队合作能力强,在工作中能进行有效的沟通,能承担相关的组织和管理工作;能够在能源、材料、环保等行业胜任新能源材料和器件相关的生产、设计、研发、应用及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培养规格

毕业学分要求至少取得171分,其中必修课155分,选修课16学分。

知识、能力、素质方面要求如下:

 知识:具备系统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掌握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行业中所必须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行业发展需求和前沿科学技术。

 能力: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熟练使用现代工程和信息技术工,能分析和解决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行业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能在相关行业中从事产品设计、技术开发与生产管理等工作。

 素质:具有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具有工程师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及法律意识,并能评价新能源领域工程实践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国际化视野,能够有效沟通和协作,能够通过终身学习实现知识更新与技能提高,以适应自身职业、国家经济和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发展的需要。

 

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包括公共课程、通识课、学科基础课、专业教育课、专项实践课和个性培养课六大类。具体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如下图所示:

师资队伍

五邑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方向)2017年开始招生。学院近年来从牛津大学、澳大利亚科廷大学、日本东北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海内外科研单位引进大量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方向的高层次人才。如五邑大学教授/硕导/珠江青年拔尖人才汪达老师来自于英国牛津大学,多年来从事锂离子电池研究工作;副教授/硕导张弛老师博士毕业于澳大利亚科廷大学,从事纳米材料和电催化方面研究。

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7人,教授6人、副教授9人、讲师12人,均具有博士学位。另聘有多名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方向的特聘教授作为专业顾问,如:张联盟(武汉理工大学,院士)、彭章泉(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国家杰青)。

 

 

教学条件

应用物理与材料学院具有齐全的、先进的教学科研设备,已建成实验室面积约5000平方米,配备先进大型精密仪器和设备,如TEMSEMXRD等,总价值超过1亿元,建有江门市先进电池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门市新能源电池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江门市新能源电池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等教研平台。新能源材料和器件实验室拥有材料制备、表征、电池封装、测试分析模拟等新能源材料的制备方法及表征、相关器件组装和评价所需全套设备。

 

学院支持、鼓励学生参与科研竞赛活动,以项目和竞赛驱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和专业竞赛,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模块同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广东芳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江门市科恒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等新能源龙头企业建立了产教深度融合的校企协同育人关系,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专业特色

本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具有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

本专业以“坚守立德树人根本,培养学生可迁移的知识、能力和技能,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为教育理念,以培养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为目标,面向需求和产出,通过反向设计,构建了“育人为先,需求导向,强化创新”的光电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突出价值塑造,多维度突出学生可迁移的知识、能力和技能的训练,提升以应用为驱动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后可在专业相关领域从事新材料开发、工艺设计、技术改进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以在电力、汽车、医疗等领域的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新能源材料和器件的开发应用和管理的工作,就业前景广阔。毕业学生还可继续攻读材料、物理、化学等相关学科高层次专业学位,学生考研升学率名列全校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