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五邑大学关于爱国卫生运动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积极响应号召,于9月26日至10月14日,组织七批教工党员参与五邑大学党员突击队,深入龙溪、双龙、银泉、塘边、长塘社区,扎实开展以“清积水、除杂草、理数据、广宣传”为重点的爱国卫生专项行动。
在社区一线,党员教师们既当“保洁员”,又做“宣传员”。深入楼道巷陌、绿化地带、居民家中,清理卫生死角,搬运积水容器,录入消杀台账,普及防蚊知识,以实际行动带动群众共建整洁人居环境,筑牢“人人参与、户户行动”的群防群控基础。
9月26日,学院教工党员何洪静赴龙溪社区开展入户防蚊宣传,面向居民普及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防控知识,通过政策解读凝聚社会共识,推动形成“小家净、大家安”的防控格局。

9月27日,肖天柳、阳明凤、尚小华、陈辉、国吉五位教工党员深入双龙社区老旧楼栋,针对楼顶、阳台等高空区域堆积的各类积水容器展开重点清理。他们逐栋排查,肩扛手拎,将居民废弃的盆罐、水桶等蚊虫孳生源彻底搬离,从源头清除病媒孳生环境,切实降低了社区蚊媒传播风险。



9月30日,全林强、高广明、刘祎支援银泉社区。在专业人员的现场指导下,精准调配灭蚊药水,对社区绿化带、垃圾收集点、楼梯间背面等蚊虫易滋生的公共区域进行系统性消杀,切实降低了成蚊密度。


10月1日,郑兴刚、王木森以一次特殊的志愿服务为祖国庆生。他们手持垃圾夹与环保袋,穿梭在龙溪小区楼道与公共绿地间,俯身拾取散落的积水容器、纸屑、塑料包装等蚊虫孳生地,逐一装袋清理,以躬身实践的朴实姿态,践行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与担当。


10月9日,王子旋、王传武、黄文保深入塘边社区,重点针对各类积水容器展开“翻盆倒罐”式清理。他们逐一排查居民区周边的废弃轮胎、花盆底盘、闲置水桶等,将每一处积水的容器进行细致清倒、移除,从源头上铲除蚊虫孳生的温床,持续巩固前期防控成效。

10月12日,马克思主义学院10名党员突击队员奔赴长塘社区,全面投入环境排查与数据补录工作。队员们细心帮助居民排查家中的盆栽托盘、闲置容器等易积水物品,从源头切断蚊虫孳生条件。
在完成环境清理的同时,突击队同步推进社区消杀数据系统完善工作,完成了百余栋楼宇的消杀登记表补录与登记,并上门入户核查楼群“两清”落实情况,进一步筑牢社区防控基础。
本次行动由黄海娟、魏宗鹏、王志润、程文、李波怡、付艳丽、吕永超、卢勇、王钰、何玲霞十位老师共同参与,展现出高效协同、扎实细致的工作作风,赢得了社区居民的广泛认可。


10月14日,肖天柳老师在承担繁重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积极投身塘边小区爱国卫生一线。这也是他继9月27日带队开展双龙社区环境整治后,第二次投身爱国卫生突击行动。作为教工第二党支部书记,肖老师率先垂范,不仅深入小区角落防蚊灭蚊,全面参与环境清理,更主动开展入户宣传,以实际行动诠释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连续奋战中展现了马院教师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据统计,七批次支援社区爱国卫生行动累计出动教工党员突击队20余人次,覆盖5个社区,清理区域超百处,补录楼宇消杀数据百余栋,发放宣传材料数百份,实现了从“校园党建”到“社区服务”的拓展。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党员始终 “走在前、作表率” ,将爱国卫生运动作为服务基层、联系群众的重要实践。
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持续推动党员志愿服务常态化、长效化,结合主题教育与基层治理需求,引导师生在服务中锤炼党性、提升本领,把担当融入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中。(文/图 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