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4日,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二党支部与五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第五党支部在五邑大学隆重举行结对共建启动仪式,双方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共促发展”为原则,签署共建协议并授牌,标志着两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建合作进入新阶段。暨南大学驻五邑大学帮扶工作队长林满、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陈联俊、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胡莹及双方党员代表出席活动,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委员、纪检委员潘立伟主持启动仪式。
林满在致辞中指出,党建共建是助力区域学术建设的战略支点,通过联合理论学习、资源共享筑牢学科根基,凝聚发展共识,尤其需从“单向输出”转向“双向奔赴”,形成常态化合作机制。陈联俊高度肯定两校合作基础,他表示,共建是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发展的重要实践,双方将围绕“侨”特色,挖掘侨乡资源、讲好中国故事,争创样板党支部。胡莹表示,此次共建首次将马院纳入校际帮扶核心项目,学院将对标学校“三个第一”(马学科第一学科、马院第一学院、思政课第一课堂)的发展要求,与暨大马院共享资源、互补优势,携手推动学院和党支部的高质量发展。
仪式现场,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二党支部书记吴昱副教授与五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第五党支部书记李茜副教授代表双方郑重签署结对共建协议,并进行了授牌仪式,为后续常态化合作奠定坚实基础。根据协议,双方将重点推进理论联学共建、实践品牌共创和人才协同培养三大领域合作。作为共建后的首场联合活动,联合备课会由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二党支部组织委员、暨南大学教研中心主任谢长安副教授主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学若干思考”为题,围绕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进行深入研讨,充分体现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特色。
活动期间,双方党员前往周恩来总理视察新会纪念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全体党员通过参观历史照片、文献资料等,系统学习了周恩来同志视察新会的历史,深刻感悟周总理亲民爱民的人民公仆形象和廉洁自律的崇高品德。此次实地研学为支部党员进一步领会和践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随后,双方党员还前往梁启超故居开展首次联合实践学习,实地感悟侨乡先贤的爱国精神与学术思想。未来三年,两支部将通过常态化共建活动,逐步推动协议内容扎实落地,赋能两校思政课与党建的内涵式发展。(文/图 马克思主义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