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下午,我院在北主楼1304会议室召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三进”研讨会,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会议由何进军院长主持。
会上,各教研室主任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就“为何融”、“融什么”、“怎么融”等方面进行汇报发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主任王子旋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是全党全国的一项重大课题。作为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理应做到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内容融入课堂教学当中。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内容讲深、讲透、讲活、讲准,更应注重融入方式,做到“结合教材融”、“结合原理融”、“结合时代融”,让同学们学有所得、学有所悟、学有所用。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主任王木森表示,新时代新征程实现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必须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体现、展现、映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的最新精神,具体坚持整体性的历史逻辑融入(比如全会主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融入)、实质性精神谱系融入(比如改革开放精神、历史主动精神、责任担当精神、勇于创新精神等的融入)、思想性方法范式融入(比如“三个面对”、“六个必须坚持”、“六个必然要求”中的思想方法融入),通过重点内容、具体内容点对点、面对面的对表对接融入,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主任刘怡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及时将全会精神融入教材是学习宣传贯彻好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的必然要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内容融会贯通起来,坚持大历史观、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牢牢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的主流本质和主题主线,着重讲清楚党领导人民不断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史论结合,有理有据,使学生能更深刻认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的历史必然性,深刻认识全面推进改革开放的历史必要性,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爱国热情,争当时代新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主任李慧表示,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目标进行三个维度的融入:从世界观、方法论的维度进行全面融入,从课程的具体章节进行内容的重点融入,从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进行比较融入,让学生整体把握《决定》提出的原创性理论贡献。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主任付绯凤表示,政治属性是思政课的根本属性,决定着思政课的根本方向与目标。思政课要全面贯彻和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充分发挥政治引领功能。“思想道德与法治”作为思政课的核心课程之一,通过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律观的教育教学,使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其课程内容(绪论、人生观、理想信念、中国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道德与法律)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十五个部分的内容都具有高度契合性。如“思想道德与法治”绪论部分,要向学生阐释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新使命新担当的问题。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我们需要讲清楚新时代与关键时期的内涵、关系和青年大学生应该如何担当使命等等。总之,我们要仔细研读和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5月11日对学校思政课的重要指示中所说的,“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宁力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具有继往开来的里程碑意义,是中国共产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彰显了我们党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强大决心和坚强意志。就实效性、针对性、教育引导综合性都很强的“形势与政策”课程来说,我们将第一时间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课程当中,讲清楚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历史性伟大成就、“四个迫切需要”的深刻考量、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任务、重大举措以及六条重大原则的丰富内涵,结合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广东实践,引导学生更好地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了解国家发展的战略方向和目标。
大家纷纷表示思政课教师责无旁贷、使命在肩,要守正创新,进一步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教学、科研工作中,不断提高改革意识,增进青年大学生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四个认同”。

何进军院长作总结发言并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深入学习。学院老师要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只有学深悟透,才能做到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二是各教研室围绕课程功能定位积极开展集体备课,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理论创新成果在教材中所呈现的内容进行重点研读,形成统一课件;三要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丰富形式,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融入课例研讨、教学方式变革等教研教学各环节中;四要加强社会实践教学,讲好新时代中国好故事,讲好侨乡故事。

今后,我院将继续落实集体备课常态化制度,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深入研究教材,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过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国家的发展战略和改革举措,推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真正入耳、入脑、入心。(文/图 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