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以及校党委关于《形势与政策》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3月30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在北主楼1304会议室组织开展了2021春季学期《形势与政策》第一次集体备课会。党委书记张焜和本学期《形势与政策》全体任课教师参加了备课会。
会议分为集中备课与专题备课两个阶段。《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刘露晓老师就课堂管理要求、专题备课要求、课程考核要求和阅卷安排等工作向全体任课教师做出统一说明。宣传部副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尚小华强调了国家和广东省对于《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目标、任务,以及学校对于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的背景和要求。
张焜书记认真听取了关于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任务、课堂管理要求、专题备课要求、课程考核要求等工作安排。他指出,“形势与政策”课是理论武装时效性、释疑解惑针对性、教育引导综合性都很强的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第一时间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准确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重要渠道。他强调,全体任课教师必须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教育部关于《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的相关文件,按照思政课教学“八个相统一”要求,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强化教学管理,完善课程考核,加强教学交流,不断提高教学效果,真正让《形势与政策》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集中备课会议后,各专题成员分别在备课组长带领下,就教学目旳、重点、难点、教学设计、案例选择等展开讨论,与会老师们积极交换意见、交流经验,就如何上好本专题提出了很好的想法和建议,在教学框架、案例选择等方面形成了共识。
通过此次集体备课会,提高了任课教师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认识,增强了责任感使命感,明确了学校对于《形势与政策》改革的重要意义和方向,厘清了课程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丰富了教学资源信息,为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指引。(文/图 马克思主义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