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薪火传 匠心育新人——离退处、机自学院党委开展“老少共话校史”活动
作者:离退处 时间:2025-04-18 点击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爱国爱校情怀,传承侨乡文化匠心精神,4月16日上午,五邑大学离退休人员工作处党委联合机械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学生第三、四、六党支部,共同举办侨心工匠“爱党·爱国·爱校”系列活动之“老少共话校史”主题活动。活动通过参观校史馆与建校故事分享,让青年学子与老一辈教师共忆峥嵘岁月,赓续五邑大学精神血脉。原副校长张有为、原五邑大学筹建办副主任冯荣兆等十多位学校创建初期(1985年10月7日前)来校工作的老同志及离退处党委委员、机自学院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共三十余人参加活动。
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日万紫千红。活动伊始,老教师和学生一同参观了校史馆,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师生们共同回顾了五邑大学从无到有、从初创到壮大的发展历程。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厚重的办学实物,生动展现了老一辈教育工作者艰苦创业、砥砺奋进的奋斗史。师生们认真聆听,不时驻足交流,深刻感悟学校在党的领导下扎根侨乡、服务社会的初心使命。学生党员谭钰铭表示,听老师们讲过去的故事,他们那种无私奉献、一心扑在教育上的精神,让他特别感动。
随后,原机械系退休教师谢雪薇以亲历者的身份,深情讲述了建校初期的感人故事。从泥泞土地上建校舍的艰辛,到师生同心克服困难的坚韧,再到侨胞热心捐资助学的赤子情怀,乃至今日取得的辉煌成就......谢老师用朴实真挚的语言,将学校创业史、传承史和发展史娓娓道来。在场学生深受触动,纷纷表示要传承老一辈的优良传统,以“侨心工匠”精神为指引,勤奋学习、报效祖国。
离退休人员工作处党委书记、处长司徒玲表示,此次活动是推动“老少共话”思政育人的重要实践,回望历史,接力传承,既让老同志发挥余热传递红色基因,也为青年学子提供了汲取奋进力量的生动实践。下一步,将持续推进“老少共话”活动开展,引导青年学子厚植家国情怀,争做新时代侨乡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此次活动通过代际对话,实现了校史文化与红色教育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激发了师生爱党爱国爱校的热情,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精神动力。(文/图 离退休人员工作处党委 机械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党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