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务 简 报
二○一○年第一期 总第8期
五邑大学教务处 2010年11月
本 期 要 目
综合信息
学校召开人才培养工作改革小组工作会议
我校召开思政课改革研讨会
我校召开系列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研讨会,全面展开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工作
学校召开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研讨会
我校新增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学校召开系列专业建设研讨会
学校召开教学督导委员会会议
我校与真明丽控股有限公司实行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工作
教务处赴广东工业大学交流学习
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初见成效
院系动态
经济管理学院邀请教育部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教指委副主任李琪教授作专题讲座
张焜校长到信息工程学院开展调研
计算机学院组织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专题讲座
产学合作
计算机学院在广东新华南方软件外包有限公司、江门佳誉科技公司建立产学合作教育基地
我校与蓝盾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建立研究生工作站和产学合作教育基地
学校组织学生参观真明丽控股有限公司
学科竞赛
我校机电工程学院学生在第三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创新大赛获奖
我校学生作品荣获第19届中国“真维斯杯”休闲装设计大赛南部分区赛铜奖
综合信息
学校召开人才培养工作改革小组工作会议
10月28日,在主楼607召开了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改革小组工作会议。会议由谭海鸥副校长主持,人才培养工作改革小组成员参加了本次会议。
在暑期学校党委扩大会上,学校深入教育思想大讨论,为深化我校教育改革,全面实施质量工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决定成立“人才培养工作改革小组”,该小组由谭海鸥副校长牵头,成员包括各学院(系、部)的院长(主任),以及教务处、研究生处、设备处、高教所的相关领导。
会上,谭海鸥副校长首先指出,《五邑大学人才培养工作改革小组工作方案》的制定,是为了认真贯彻2010年暑期学校党委扩大会议精神,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全面梳理和查找我校在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专业建设和调整,全面修订人才培养计划,建立与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学管理运行制度,大力实施质量工程建设,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途径新方法,全面提升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谭海鸥副校长向与会成员详细阐述了《五邑大学人才培养工作改革小组工作方案》,并提请“人才培养工作改革小组”审议。《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工作小组的工作目标、主要工作内容、具体工作内容及进程安排、工作及保障机制等四个方面。 (教务处)
我校召开思政课改革研讨会
11月12日,我校在主楼七楼小会议室召开了思政课程的改革研讨会。会议由谭海鸥副校长主持,出席会议的领导有王克书记、张运华副书记、宣传部张国雄部长、教务处董超俊处长、学生处卢东亮处长、团委许皓书记,以及相关学院教学副院长及教师。本次研讨会上,主要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大学生健康教育、军事理论等课程进行研讨,并提出进一步的改革方案。
在研讨会上,思政部相关领导及任课教师、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大学生健康教育、军事理论等课程的负责人就课程的现状、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的思路进行了交流及研讨。
谭海鸥副校长在听取了各课程的汇报后指出,思政课程的改革,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要真正上好这些课,难度是很大的。本次思政课程的改革可以分为三大板块:1.如何让学生掌握应知、应会的知识;2.如何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3.实践环节的改革。要把学生的各类实践活动统一协调,并成立统一协调小组。某些课程可单列实践。建议实践环节可以分为三个模块:课程调研、综合实践以及考试。
王克书记指出,思政课程在公共基础课中是非常重要的,希望能够通过本次研讨,使思政课程进一步联系实际,更好地实现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工农感情教育以及信仰的教育。在本次研讨会中,相关课程提出的改革方案具有相当的可行性。在今后的实施过程中,有几个方面的问题要注意:1.关于教师。教师要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思路需要更开阔一些;要全面提高教师对理论相关问题的敏感度;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也需进一步提高。2.关于课堂教学。在这个环节,可以试行大班上课、小班辅导,教授牵头制;每门课程都设定专题讲座,并设专题教授;编发每门课程必懂、必记的知识内容;实施案例教学,每门课程定时收集更加贴合实际的案例,并作为辅助教材;根据每门课程的重点、难点、思考点,编印题集等;3.关于实践。要将实践环节列入具体的教学计划中,并以教学任务书的形式下达,同时指定专任的实践指导老师。
本次研讨会将推动思政课程的进一步改革,并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奠定基础。(教务处)
我校召开系列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研讨会全面展开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工作
10月19日—11月2日,学校在主楼七楼会议室召开了高等数学、计算机文化基础等一系列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研讨会,全面展开公基础课程改革工作。研讨会由谭海鸥副校长主持,相关学院教学副院长及课程骨干教师参加了会议。
谭海鸥副校长指出,公共基础课程是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的重要任务,因此,应积极做好教学改革,进一步挖掘公共基础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切实为各专业教学服务。
研讨会上,相关学院教学副院长就高等数学、计算机文化基础、大学英语、大学物理、公共体育等一系列公共基础课程的改革现状、存在问题和今后改革方向等进行了交流与研讨。
本系列会议的召开对于切实发挥公共课的基础作用,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起到推动作用。 (教务处)
学校召开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研讨会
11月16日,学校在主楼七楼小会议室召开了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研讨会。会议邀请了广东工业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刘淼主任主讲。谭海鸥副校长主持会议,王克书记在会上作重要讲话,相关部门、院系领导、通识课程部分骨干教师以及四个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调研工作小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刘淼主任首先介绍了广东工业大学通识教育中心的基本情况,接着从为什么做通识教育以及如何做好通识教育两个方面全面介绍了广东工业大学多年来在通识教育方面所做的卓有成效的工作,最后就如何引导学生提高学习效果,提高能力与素质提出建议。
王克书记向刘主任介绍了我校通识教育改革的情况,指出在下一步的改革中,要首先明确通识教育的目标和理念,积极借鉴广东工业大学的经验,结合我校的实际,探索出具有我校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而谭海鸥副校长对下一步的改革工作进行了部署。与会人员就自己在通识教育领域所关心的问题与刘主任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教务处)
我校新增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今年7月,教育部、财政部发出《关于批准第六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的通知》(教高函[2010]15号),公布了新的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我校电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等3个专业入选。这是我校继2009年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后,再次入选3个专业,目前我校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已增至4个。
广东省教育厅的《关于公布2010年度立项建设广东省高等学校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点的通知》(粤教高函〔2010〕96号)公布的121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中,我校有7个专业入选,其中4个是已经列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的专业,另外3个专业分别是电子商务、纺织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
特色专业是能够充分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在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较好的社会效益和鲜明的办学特色,专业适应面广、获得社会认同并具有较高社会声誉的专业。这也是我校多年来致力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并把学校的建设目标深深根植于侨乡的成果。(教务处)
学校召开系列专业建设研讨会
10月12日—15日,学校在主楼七楼小会议室召开了为期近一周的系列专业建设研讨会,信息、管理、计算机、纺织、机电、土建、化环、物理等学院的院长、教学副院长,以及教务处、科技处、研究生、人事处、设备处和督导委员会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谭海鸥副校长主持。
谭海鸥副校长首先分析了我校专业建设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存在的问题,介绍了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交通工程、纺织工程以及会计学专业的专业方向设置情况,指出专业建设和发展必须适应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总要求,希望可以通过广泛的调研和研讨,整合各学院力量,促进我校相关专业的发展。与会人员结合本部门实际情况,就上述专业方向设置问题进行了热烈而充分的发言和讨论。
谭副校长在总结中充分肯定了各学院和相关部门就专业方向设置所做的大量调研准备工作,并指出目前新专业建设在师资、实验室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但各学院和相关职能部门应从学校发展大计出发进一步研讨新专业方向,群力群策建设好新专业。(教务处)
学校召开教学督导委员会会议
9月9日下午,校教学督导委员会会议在主楼七楼小会议室举行。会议由谭海鸥副校长主持,校教学督导委员会全体委员及教务处邱红副处长参加了会议。
会上,谭海鸥副校长从广东省整体教育形势出发,阐述了我校在下一个阶段教学工作的主要改革方向及改革内容,并结合学校的整体安排,就教学督导委员会的工作进行了部署。邱红副处长向与会各位专家汇报了本学期教学工作总体安排。教学督导委员会主任梁浩云老师就本学期的教学督导工作进行了分配,各位专家除了要完成常规的如检查试卷和毕业论文、听课等工作外,还要到各教学单位进行调研,以配合我校下一步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教务处)
我校与真明丽控股有限公司实行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工作
为了更好地适应江门市的经济发展,进一步推动我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我校与真明丽控股有限公司实施了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工作,即“3+1”联合培养人才。 我校和真明丽集团对此次合作十分重视,共同协商、精心制定了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与调整了课程及其教学内容。目前首批赴真明丽集团接受校企联合培养的学生已经在该公司实习了一个月时间,公司把他们作为后备干部进行培养,通过轮岗制使他们在不同的岗位进行实际锻炼,同时根据培养方案对他们进行理论培训。 此举对深化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为企业建设与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使我校的学生在江门市未来的经济和产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教务处)
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初见成效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使大学生正确了解与看待形势与政策的重要途径。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思政部结合“形势与政策”优质课程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改革尝试,将过去分小班上课的形式改为课内外专题讲座、建立专题学习网站、开展网上自学、网上互动等形式,考核方式也进行了重大改革,由过去的集中考试改为网上考核与撰写课程论文相结合的形式。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系列的改革尝试初见成效。 (思政部)
教务处赴广东工业大学交流学习
11月4日下午,教务处董超俊处长率教务处全体人员赴广东工业大学进行交流,广东工业大学骆少明副校长、教务处何汉武处长、李琼生副处长及各科室负责人给予了热情的接待。两校人员就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及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与实施等方面工作进行了交流,并就教学管理相关方面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对口交流。双方表示通过兄弟院校之间各种形式的调研、考察、交流和借鉴,可以促进学校拓宽办学思路、优化办学模式、提高办学质量。 (教务处)
院系动态
经济管理学院邀请教育部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教指委副主任李琪教授作专题讲座
9月14日下午,经济管理学院在马兰芳楼二楼会议室举办了一场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专题讲座。讲座由经管学院张能福副院长主持,李琪教授主讲,江门移动数据业务中心司徒镇平总经理、李军院长、刘志坚书记及江门移动的部分人员、电子商务专业和信管专业的全体教师、部分研究生参加了研讨。
李琪教授现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学术专家委员会主任,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李琪教授首先从六方面出发对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作了系统、细致的阐述:专业需求与发展、专业教育、专业知识体系框架、知识点与技能点、专业能力与专业素质体系、专业课程体系。
李琪教授对我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快速发展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对我校在去年“电子商务三创赛”中取得的优秀成绩表示祝贺。对我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一些教学改革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表示将予以宣传、推广,并希望我们继续在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上“先行先试”,为我国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发展作出贡献。李琪教授也对我校电子商务专业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诊断,对下一步的发展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江门移动数据业务中心司徒镇平总经理向李琪教授介绍了江门移动与五邑大学的合作情况,希望双方在移动电子商务方向开展更为深入的合作,表示江门移动将继续支持五邑大学承办“高校电子商务三创赛广东省分区赛”。 (经济管理学院)
张焜校长到信息工程学院开展调研
11月3日,张焜校长到信息工程学院开展调研工作,学院党政领导、系主任、学科带头人、教授、骨干教师参加了会议。
张校长了解了学院目前的发展状况,听取了教师们对学院及学校发展的一些建议性意见。教师们各抒己见,指出目前人才模式改革存在的障碍主要包括学生思维惯性、教师工程能力欠缺两方面,此外还就这两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张校长指出,学院应进一步改进教学思路,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社会对毕业生质量的整体评价主要是评价毕业生能否很好地适应国家、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因此,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是提高人才对社会的适应程度;高校既要接受学校自身对高等教育内部质量特征的评价,更要接受社会对高等教育外显质量特征的评价。
学院表示,将参照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抓住这次改革发展的契机,努力培养一批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学院组织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专题讲座
为响应学校教育思想大讨论的号召,了解国外著名高校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教学经验,9月7日下午,计算机学院在综合实验楼317室组织了一场关于加拿大高校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的专题讲座,讲座由学院加拿大外籍教师陈蓉老师主讲,全院教职员工参加。 陈蓉老师根据对加拿大多所高校详细的调研,以Toronto大学和 waterloo大学为例,从办学体制、管理方式、学院结构、课程设置、课堂教学等多方面对这两所高校的计算机教育教学作了详细的介绍。 会上,老师们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和和各自的教学经验,就计算机类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课堂教学改革、实习安排、课程设置和课程考核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对进一步提高全院的教学质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计算机学院)
产学合作
计算机学院在广东新华南方软件外包有限公司、江门佳誉科技公司建立产学合作教育基地
9月30日上午,在广州南沙举行了五邑大学计算机学院与广东新华南方软件外包有限公司、江门佳誉科技公司三方建立联合产学合作教育基地的协议签字与授牌仪式,参加仪式的有五邑大学计算机学院领导和教务处关小泉副处长、广东新华南方软件外包有限公司董事长孟霖、副总经理刘劲松、江门佳誉科技公司总经理周力棠。
孟霖董事长首先介绍了公司的概况、与高校合作的经验、软件人才的培养与储备,之后易正强院长介绍了计算机学院的情况,并就订单式人才培养以及在计算机学院建立“软件人才培养基地”的设想进一步交换了意见。新华南方和江门佳誉科技分别演示自己的部分软件产品。广东新华南方软件外包有限公司是广东省最具实力的海外软件外包企业,江门佳誉科技公司是广东新华南方软件外包有限公司的控股公司。 (计算机学院)
我校与蓝盾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建立研究生工作站和产学合作教育基地
9月29日上午,在广州举行了五邑大学与蓝盾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建立研究生工作站和产学合作教育基地的协议签署与授牌仪式,参加仪式的有五邑大学谭海鸥副校长、研究生处李霆处长、教务处董超俊处长、蓝盾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总裁柯宗贵、总经理李根森、副总经理黄泽华、蓝盾各部门的负责人和我校计算机学院领导。
授牌仪式首先由柯宗贵总裁介绍了蓝盾公司的基本情况。谭海鸥副校长致辞,强调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我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的思路和做法。计算机学院和蓝盾公司就联合建立“信息安全研究中心”进行了深入探讨。仪式结束后一起参观了蓝盾公司。
蓝盾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企业、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双软企业、广东省网络安全技术研究工程中心。该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信息安全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业网络安全企业。该公司为华南地区最大的专业网络安全厂家,“蓝盾”已成为华南地区网络安全第一品牌。 (计算机学院)
学校组织学生参观真明丽控股有限公司
9月15日,由教务处以及各相关学院的领导组织信息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的2007级学生共计25名,前往鹤山真明丽控股有限公司进行参观、座谈。我校将与真明丽公司合作,试行3+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在学生进入大学四年级的时候,就进入企业进行工读,这批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也将根据实际情况重新修订。这是我校首次实行3+1的人才培养模式。 (教务处)
学科竞赛
我校机电工程学院学生在第三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创新大赛获奖
9月24日至26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图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图学学会主办的第三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在重庆大学举行。共有来自全国近110所高校120多个代表队800多名学生参加比赛,我校机电工程学院派出的参赛队伍获得机械类团体一等奖、两个全能一等奖,两个全能二等奖及一个单项一等奖、一个单项二等奖的好成绩。 (机电工程学院)
我校学生作品荣获第19届中国“真维斯杯”休闲装设计大赛南部分区赛铜奖
我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历时半年的时间认真组织学生参加了第19届中国“真维斯杯”休闲装设计大赛,此次大赛由中国服装协会、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真维斯国际(香港)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中国纺织教育学会、香港时装设计师协会、《中国纺织报》等多家单位共同协办的,有200多所服装院校参加,共收到参赛作品6125份,参与人数与投稿数量超过了历届大赛。我校学生刘金威同学的作品荣获该大赛南部分区赛铜奖,吴秋英老师荣获荣获大赛伯乐奖。 (纺织服装学院)
投稿邮箱:jwc@wy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