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公告 >> 媒体报道 >> 正文

梅州日报记者专访《广东华侨史》副主编张国雄:挖掘侨史侨情 擦亮客都“侨牌”

发布者:吴捷 [发表时间]:2021-12-28 [来源]: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

日前,客家华侨与梅州侨乡社会学术研讨会在梅城举行,来自北京、天津、福建、四川、江西、广东等地近百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张榕轩、张耀轩与客家文史”“客家华侨与梅州侨乡”等主题各抒己见。其中,五邑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原副校长,《广东华侨史》副主编张国雄作《从乡村建筑看华南侨乡外来文化的差异》主题演讲,引起在场专家学者共鸣。

梅州客侨历史丰富了广东侨史格局

梅州日报记者:听闻您现在正在编写《广东华侨史》,不知道进度怎样?里边关于梅州华侨历史占比有多少?可否与我们谈谈。

张国雄:目前,《广东华侨史》分古代卷、近代卷和现当代卷,编写工作总体上到了收官阶段,三卷本的主体初稿已全部完成,将近300万字。现在进入审核的阶段,中国华侨历史研究最高的学术机构——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受委托作为第三方组织全国专家对《广东华侨史》这个主体工程的成果进行审核。

梅州客家华侨历史与潮汕华侨历史、广府华侨历史支撑起了整个广东华侨历史。研究发现,广东的华侨华人在海外实际上是以方言为主要凝聚力,形成潮汕华侨、客家华侨、五邑华侨三大方言群体,这三个地区是从古代到现当代广东向海外移民的最主要输出地,可谓是三足鼎立。其中梅州客家作为其中一足,客侨足迹遍布东南亚、美洲、大洋洲、非洲。广东在近代和现当代中国文化中的文化地位和历史地位都离不开侨,假如缺了客家华侨这一块,这个结论将大打折扣。

增强海内外华侨儿女家乡认同感

梅州日报记者:此次客家华侨与梅州侨乡社会学术研讨会的举办,对于广东华侨史的研究有怎样的意义?

张国雄:此次研讨会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张榕轩、张耀轩后人对研讨会的赞助。他赞助的是学术活动,但实则传达出的是华侨后人对家乡的一种情,借此也让他们对先辈为家乡做的贡献有一个新认识,由此一代传一代,力促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在此之外,研讨会集聚了来自潮汕、梅州、五邑的学者,专门谈华侨华人与梅州侨乡的建设,很好地结合不同地方华侨文化谈与梅州侨乡文化之间的联系,又兼顾海外海内,这也是我们研究广东华侨史要走的一条正确的道路,协同三个侨乡的地方高校,通过三大侨乡研究成果的交流和碰撞,互相支持推动广东的侨乡研究和广东的华侨历史研究。

梅州日报记者:张榕轩、张弼士是爱国侨领,也是知名侨商,在您看来,弘扬侨商精神,对梅州实体经济发展有何意义?

张国雄:弘扬侨商精神,我认为意义上最显著的应该是文化建设,再通过打响客都华侨品牌,联系海内外华人华侨,进而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梅州是世界客都,像客都建设、客都精神、客都文化都离不开客侨,我们谈侨,弘扬其精神,有助于我们认识客家文化,这也是“四个自信”的具体落实。而“四个自信”里最基础的就是文化,不管是爱国爱乡情怀,还是侨商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去传承的精神文化。记住华侨,弘扬其精神,于内而言可引导本地民众爱国爱乡,于外而语,先贤为家乡做贡献的事迹将有效激励海内外客侨儿女,让他们在潜移默化的精神文化熏陶下,从心底里接受家乡,主动回乡投资发展。这无形当中就为经济发展营造了一个氛围,链接了海外华侨资源。

保护客侨遗产打响客都文化品牌

梅州日报记者:根据您对梅州侨史文化的考察,您觉得接下来梅州应该怎样进一步保护华侨历史资源、传承爱国华侨精神?

张国雄:梅州作为广东三大侨乡之一,关于华侨的文化资源遗产数不胜数。这次是我时隔三年多来梅,在考察过程中我发现,梅州整个遗产保护的环境和遗产保护的面跟三年前的印象已大大不同。梅州通过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改善交通条件,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巧妙地与文旅相融合,盘活华侨故居,挖掘华侨爱国爱乡事迹,打造成优质教育资源,这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国文化教育。可以说,客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新时代客都建设的一个重要基础。

梅州日报记者:创建东亚文化之都、建设文化名城,是梅州一直在推进的重要工作,想请您谈一谈意见和建议?

张国雄:此番来梅之前我很高兴听闻了梅州通过2023年“东亚文化之都”终审这个消息,这于梅州而言,是将世界客都文化推向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面对那么多实力强劲的“对手”,梅州顺利获得代表国家作为东亚文化之都展示梅州城市形象、梅州客家文化建设成果,其文化底蕴及文化建设实力两者均可见一斑。通过这个窗口,打响品牌,让客家文化“走出去”,东亚特色文化“走进来”,提升梅州的国际知名度。同时将链接专项资金和文化资源,推动梅州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客家文化研究学术上增加了一大支撑。

http://y.meizhou.cn/p/120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