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公告 >> 新闻简讯 >> 正文

我校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侨批文化与华侨精神”研讨会在福建泉州成功举办

发布者:吴捷 [发表时间]:2023-06-28 [来源]: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

为纪念侨批档案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十周年,传承侨批遗产价值,弘扬华侨精神,6月27日,我校联合中国华侨历史学会、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福建省档案馆、广东省档案馆在福建泉州成功举办第二届“侨批文化与华侨精神”研讨会。来自北京、福建、广东等省市高校、档案、文博、侨务、媒体等领域的专家学者50多人参加了会议。

国家档案局交流合作司司长王红敏,福建省委办公厅厅务会议成员、省档案局局长、省档案馆馆长陈熙满等领导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申遗十年来侨批保护、研究和活化利用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对今后做好侨批抢救保护、收集整理、研究开发和宣传推广提出了具体要求。

我院刘进教授与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副馆长宁一作了主旨报告。刘进提交论文和主旨报告的题目是《申遗十年来侨批研究的学术进展与未来展望》。他全面梳理总结了2013年6月侨批申遗成功十年来侨批研究的主要进展,一是选题范围更广,多种学科参与;二是高质量学术成果显著增多,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显著增长;三是侨批研究开始进入国际学术视野。对未来侨批学术研究应着力突破的方向,刘进提出了展望:一要着力推动侨批文献获得的便利性、可及性;二要深化不同家庭、家族侨批个案研究;三要努力开拓侨批研究的理论视野;四要持续扩大国际比较、借鉴与合作研究;五要深挖侨批文化底蕴,支撑高质量活化利用侨批遗产。

我院张国雄教授提交论文的题目是《从银信到侨批消替的历史文化因由》,对长期以来学术界未能厘清的“侨批”一词的历史脉络进行细致深入地考辨梳理,他认为“侨批”名词概念的发展变化是中国从传统农耕社会转型进入近现代社会的产物,见证了近现代国家治理的历史进程。

张国雄代表会议主办方作了总结发言。他表示,为纪念侨批申遗成功十周年举办的此次研讨会,是向创造侨批的华侨先辈致敬,也是向保护珍贵记忆遗产的华侨后人致敬。申遗十年来,学术界和遗产保护管理的实际工作者已经在侨批保护、文化底蕴挖掘和活化利用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进展,未来十年中,侨批研究应有更多学科、更多学者参与,应深入探究侨批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五个特性,以及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关联,在更高层次理解其文化价值。

第一届“侨批文化与华侨精神”研讨会由我校发起,并联合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广东省档案馆、福建省档案馆于2020年12月9-11日在我校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