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公告 >> 新闻简讯 >> 正文

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组织开展华侨原籍安葬田野调查

发布者:吴捷 [发表时间]:2021-11-25 [来源]: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

11月24日,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团队一行13人前往开平荻海和百合镇,就近代华侨原籍安葬开展田野调查。

在荻海,调研团队考察了新近发现的三埠宏济医院华侨义坟。该华侨义坟始建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已有近90年的历史。调研团队对华侨义坟的遗址包括牌坊、凉亭、拜亭、华侨义坟、碑刻、奠基石等一一进行拍摄、记录。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新会、台山等地先后发现华侨义冢,而开平地区的华侨义坟属于首次发现。

随后,调研团队还考察了荻海宏济医院所在地(原建筑已被拆)、台山秩祜宏济医院和位于百合镇的百合善堂和兴仁善堂,这些残存的旧址和遗址皆是当年运回骨殖时在当地上岸接收的码头和医院,为当年海外华侨原籍安葬发挥重要作用。

据悉,在美国排华法案时期,众多在美无依无靠的华人移民毕生愿望,就是死后能叶落归根回到中国,其中香港东华三院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它作为中转站,与海外华侨社团保持联系,将从海外运回的骨殖转运到东华义庄暂存,再由东华三院去函开平、台山、新会等内地侨乡的善堂及相关机构安排运送骨殖回乡,无人领取的骨殖则代葬在义山。

华侨义冢是我市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也是华侨“根”意识的重要见证,深入挖掘其历史文化意蕴是侨乡文化研究的重要学术内容。(文/图 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