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计划

作者:罗玲 时间:2024-04-25 点击数:

1.整合学校多学科师资资源,与校外非遗人力资源结合,打造非遗学院师资队伍。

2.将非遗资源转化为专业教育资源,让侨乡非遗项目进人才培养计划,进教材,进课堂,进实验实训,进毕业设计,进校园文化建设。

3.根据梯度为社会培养非遗人才。主要包括:扶持和培养本土的工艺美术大师。设立大师工作室,提升本土高级非遗人才的质量和数量;协助协会和企业培养本土普通非遗人才,提高本土非遗人才的素养;在大学、中专培养专业非遗人才,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为地方的非遗输送新兴力量;在大学、社区和中小学开设通识美育课程,提升非遗在普通民众的认知和普及率。

联系我们

通讯地址: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迎宾大道中99号北主楼20楼

联系电话:0750-3299095

电子邮箱:wydxyssj@126.com

版权所有2024©五邑大学 粤ICP备15096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