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6日下午,五邑大学关工委、文学院党总支协同文学院学生党员一行8人,在离退处凌丽处长、文学院党总支蔡一云书记和文学院关工委副主任陈元磬教授的带领下,赴杜阮镇松岭村洽谈红色交通站的建设工作。1939至1949年期间,松岭村地下党工作者以松岭村祠堂为革命联络站,领导当地群众开展抗日救国运动,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很大贡献。
我校师生一行受到了杜阮镇关工委和松岭村党支部书记的热情接待。在参观松岭村新装修的红色交通站的过程中,松岭村书记介绍了红色交通站改建的基本情况以及他们的初步设想,并与我们一起细致探讨了展厅设计,并敲定了展板的主题内容,接下来的主要工作将由文学院学生党支部负责完成。随后我们观看了松岭村红色交通站新拍摄的纪录片,对松岭村的革命历史和英雄先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松岭村党支部书记表示,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被列为江门市革命教育基地以来,孙岭村红色交通站在传承革命精神、弘扬红色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新建的红色交通站将作为江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党建示范点,应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和松岭村的革命历史充分展示出来,使红色革命精神代代相传。
五邑大学关工委自2010年起就与松岭村建立了工作联系,2013年在校关工委关福汉老师的牵线下,文学院学生党支部正式参与到松岭村红色交通站的建设工作,此前,已就他们相关史籍资料的编辑整理和电子化做了大量工作,得到了该村委会的一致肯定。(文/图 文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