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8日,江门本土首部华侨小说《乡图》研讨会在逸豪酒店多功能厅举行,来自省内外的著名作家、评论家及江门市作协、评协成员5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五邑大学副校长张国雄,文学院院长白少玉、副院长谢珊珊等与会和大家进行了交流。
《乡图》是江门市文联主席尹继红先生历时4年精心创作的反映江门五邑侨史的力作,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张国雄副校长以华侨研究专家的身份指出,《乡图》史料翔实、构架完整,为广东华侨历史小说树立了一个标杆。作为侨史研究者,看文学作品会不自觉地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可以说,这部小说很形象化地描写了海外华侨的变化和侨乡的变迁,既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又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很难得。小说在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关系上也处理得很好。
白少玉院长代表本土评论家作了大会发言,他指出,《乡图》是对江门侨文化的一次深度书写。它在多元冲突中展开侨乡、侨史的图景,并且体现出自觉的反思意识;它以写实作为美学基调,又有着崇高向度和浪漫笔触;它在两难抉择中彰显出人物的抗争、奋斗和精神能量,使作品体现出一种悲剧精神。《乡图》所展现的这些文化意蕴和美学特色,是对江门侨文化的一种丰富,它将为江门侨文化增添新的内涵。
张国雄和白少玉的发言得到与会学者的认同。《江门日报》在研讨会的报道中也摘编了他们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