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学院新闻 > 正文

五邑大学政法学院与江海区人民法院共建知识产权实践教育基地 深化产教融合赋能法治创新

发布时间:2025-04-29 阅读量:1

2025年4月28日,五邑大学政法学院与江门市江海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实践教育基地”签约暨揭牌仪式在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江门巡回审判法庭举行。五邑大学政法学院党委书记费明胜、科研副院长傅蓉、教学副院长徐丹丹,江海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曹富荣,党组成员、副院长赵炜等领导及双方代表20余人出席仪式,江海区市场监管局、江门律协代表受邀见证,仪式由知识产权法官孟宗主持。

校院联动:搭建法治人才培养“立交桥”

曹富荣在致辞中指出,基地将整合法院“案件资源库+专业审判团队+智慧司法设施”与高校“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优势,通过实习实践、“双导师”协同培养、模拟庭审等机制,构建“教学-实践-研究”一体化平台。他强调,此举将推动司法实践与法学理论深度融合,助力培养兼具“理论深度、实务精度、法治情怀”的复合型人才,为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保护注入创新动能。

傅蓉表示,五邑大学政法学院近年来以“涉外法治+知识产权保护”创新实验班为抓手,探索“产教融合”育人新模式。此次合作是学院深化“校院协同育人”的重要实践,双方将聚焦“三个深化”:深化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理论+实务”双轨培养体系;深化长效合作模式,探索课题共研、案例共享、人才共育常态化路径;深化社会服务效能,通过普法宣传、企业合规指导等提升公众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服务区域创新发展。

签约揭牌:共绘法治建设新蓝图

仪式现场,徐丹丹与龚果代表双方签署《知识产权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协议书》,费明胜、曹富荣共同见证签约。随后,曹富荣、费明胜、赵炜、傅蓉共同为基地揭牌,标志着“知识产权实践教育基地”正式落地。

思想碰撞:共探知识产权保护新路径

揭牌仪式后,双方围绕“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前沿问题”“产教融合育人模式创新”“实践基地运行机制优化”等议题展开座谈。与会专家建议,基地可依托江门“侨乡+湾区”区位优势,探索涉外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研究;联合开展实务课题攻关;通过“法官进课堂”“学生驻庭审”等双向互动,打造“教学相长、研用互促”的示范性平台。

此次合作是五邑大学政法学院与江海区人民法院践行“法治中国”战略的务实举措。双方表示,将以基地为支点,持续深化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区域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输送高素质法治人才,助力大湾区成为全球知识产权保护高地。(文/图 政法学院)

联系邮箱:wyuzfxy2022@126.com

办公室电话:0750-3296515

地址: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迎宾大道中99号五邑大学北主楼14楼

邮编:529020

学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