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9日下午3时,社会工作系在北主楼1411组织召开2021年第三次课程思政研讨会。我院院长程利娜、社工系主任傅蓉以及社工系全体老师参加了此次研讨,出席研讨会的还有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督导、通识教育学院刘成明教授。
本次研讨会基于前两次对课程思政内涵及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方向上的认识进行了进一步讨论,提出以人才培养方案为起点,首先明确人才培养中的思政目标,然后倒推具体课程的思政目标及思政内容,建设系统性、结构化的社工专业课程思政体系的建设方案。在研讨过程中,刘教授以《中华文明与全球化视野》一课为例,详细介绍了课程思政的建设要点,提出要做好课程思政必须明确并解决理念、设计、实施及成效评估等四个方面的问题,同时,刘教授还以“文明互建”的知识目标拓展到“让学生尊重文明多样性,持有文明互建观”的思政目标为例,说明了课程的专业知识性目标与课程思政目标的相关性,解决了课程思政落实中专业知识与课程思政无法融合的建设难题,给与会教师以极大启示,引发了老师们的热烈讨论。
本次研讨形成了以下几点共识:1、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应以人才培养方案为起点的体系化的建设,不应是各门课程各自为政,课程间的思政建设应该互相补充以形成合力;2、课程的思政目标是知识目标在思政领域的延伸和拓展,而不是在知识目标之外强加另一个与知识无关的思政目标;3、社会工作专业的课程本身就具有丰富的思政元素,适合进行课程思政建设;4、率先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专业课程均能够支撑毕业要求中有关“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以及“认同社工专业价值观,理解、接受并运用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原则”的指标点;5、进行课程思政建设一定要形成闭环,进行成效评估。
最后,研讨会要求与会老师就会议上形成的共识,选择一门自身承担的专业核心课程从设定教学目标开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社会工作系还将就具体课程的思政建设展开一系列培训、研讨等教学活动,以推动专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