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重大意义,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并运用《民法典》,2020年12月4日晚政法学院邀请广东巨信律师事务所主任刘棉春律师在十友楼举办《民法典解读》专题讲座。讲座由政法学院副院长袁海龙主持。
本次讲座刘律师围绕《民法典》的概况、背景和主要亮点展开。首先,刘律师指出《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百科全书,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民法典》法律条文共1260条,其中新增400余条,对现行《民法总则》《物权法》《合同法》《婚姻法》《担保法》等九部法律进行了编订,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其次,刘律师基于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国情,指出《民法典》的颁布是为了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最后,刘律师依次讲述《民法典》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权编、侵权责任编的主要亮点。
通过本次讲座,同学们充分认识了颁布实施《民法典》的重大意义。一方面,《民法典》是人民合法权益保障宣言书,它通过保护民事主体人身与财产权利,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法律权利的“获得感”,另一方面,《民法典》为民事主体民事活动设定了法定行为规范,通过贯彻诚实信用和公序良俗等原则保障人民权益,凸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重要保障。学习和贯彻实施《民法典》,有利于同学们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强化法治思维,为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和参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贡献力量。
政法学院法学专业负责人韩光军及有关教师、法学专业及知识产权创新实验班部分同学全程参加了本次讲座。


讲座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