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各学院学风建设,进一步将专业特色与人才培养目标深度融合,推动学风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持续推进学风建设品牌化与特色化发展,着力打造有特色、有影响、高质量的学风建设品牌,3月14日上午,由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主办、“邑学扬帆”辅导员工作室协办的2025年“一院一品牌”学风建设重点项目立项申报会在学生综合服务中心104室举行,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部(处)长罗丹、校团委书记许炳佳、图书馆馆长张胜利、教务处副处长刘羽、科技处副处长吴志锋、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副处长梁淑芬担任评委,各学院党委副书记、辅导员代表出席本次会议。

会上,各学院学风建设项目负责人围绕工作目标、工作计划及具体措施、特色亮点、预期成效等方面,逐一进行项目介绍,特色鲜明,亮点突出。

其中,经济管理学院、政法学院、轨道交通学院多措并举促学风,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利用多平台一体化推进学风建设项目;文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结合专业特色促学风,通过多元化活动和全过程培养,营造浓厚学习氛围,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打造具有专业特色的学风品牌;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应用物理与材料学院科创筑梦促学风,通过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优化学术环境、强化专业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机械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土木建筑学院党建引领促学风,通过思想铸魂、能力筑基、精准护航、创新赋能和制度固本,推动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创造”转变,形成可推广的学风建设模式;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药学与食品工程学院推动考研促学风,通过营造浓厚考研氛围、建立健全支持服务体系、分层制定科学措施,实现考研升学率稳步提升,全面加强学风建设。

汇报结束后,各位评委进行了针对性地点评,既充分肯定各学院方案的创新性与系统性,同时也提出了以下建议:一是聚焦特色,突出实效。各学院应立足专业实际,聚焦学科特色,突出重点领域提升,确保项目设计科学、实施可行、成效突出。二是融合资源,联动共建。充分整合图书馆及校内外优质资源,加强专任教师与学工队伍的协同联动,形成合力,推动品牌建设落地见效。三是创新驱动,科研引领。以科教融合、产教协同为切入点,强化科技创新能力,推动高质量科研成果产出,助力学院学科建设发展。四是技术赋能,创新载体。积极运用AI技术赋能教育教学,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以平台建设为支撑,全面提升项目的创新性与实践性。
党委学生工作部罗丹处长总结强调,各学院应牢牢把握“聚合力做实、通全程做细、亮品牌做新”的原则,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推动学风建设走深走实。

经各位评委现场评审,结合学校学风建设目标要求,获得2025年“一院一品牌”学风建设重点项目立项的学院分别为:经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机械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土木建筑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药学与食品工程学院、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本次申报会不仅为各学院搭建了交流互鉴平台,助力各学院立足自身特色深入谋划学风建设路径,同时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了争先创优、比学赶超、积极向上的优良学风氛围,也对推动学校学风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