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微博为团组织和青年之间的沟通、互动,减少隔阂、误解,开通了一个直通车,更重要的是,微博提供了一个‘打捞沉默声音的平台’。”昨日,笔者从团省委获悉,作为共青团创新社会管理的新举措,广东共青团微博今日将集体上线,省、市、县(区)三级团组织官方微博100%开通。
据悉,微博集体上线只是广东团省委打造“数字化共青团”的一部分。团省委将构建包括团(队)务管理系统、青年人才库、青年网络学院、电子政务平台、广东共青团微博集群在内的广东共青团数字化平台,让工作文件和活动通知将不再“飘移在空中”,而是“跃然屏上”,各级团组织的工作和活动也将不再“宅居”在会场、流转在机关,而是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同步直播、同步分享,更快捷地交青年友、办青年事、解青年忧。
团省委书记曾颖如表示,要运用青年乐于接受的语言体系,将“有意义”的事转化为青少年觉得“有意思”的事情;要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爱用常用的方式,把党团“大道理”转化为青少年乐于接受的“小常识”,“这是广东共青团吸引青少年广泛参与,引导青少年跟党走的最好办法”。
开通一年粉丝达150万
去年1月,广东共青团率先在全国共青团系统中开通了官方微博。“爱微博,爱思考,也爱青春;爱时尚,爱旅游,更爱广东。这不是非主流,也不是命令发布器,哪里有青年,哪里就有我!我是@广东共青团”——这就是“广东共青团”官方微博的简介。
举办五四网络青年节、佛山小悦悦事件发生后,发起“拒绝冷漠,拾起爱心”大讨论和签名活动、开展“未成年人保护与自护”微访谈,邀请法学教授、志愿者组织代表等与网友开展讨论……开通一年来,广东共青团微博以各种“有意思”的表达和“有活力”的内容赢得了粉丝的认同。
广东作为青年大省、劳务大省,随着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逐步成为社会的生力军,微博等新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也与日俱增。“借助新媒体的力量,以打造微博集群为依托,我们更清楚了青年最迫切、最直接、最现实的需求,找到了做好青年分类引导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曾颖如说。
去年底,《南方日报》报道了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08级学生柯达颖同学患上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E4E0),急需AB型血小板的消息。得知此事后,广东共青团微博第一时间转发微博并发出帮助柯达颖的倡议。一时间,“广东学联”、“广东青联”、“广州共青团”等团属微博都动起来了,广州两万多名师生、社会各界人士通过微博关注、献血、捐款等形式参与爱心接力,奏响了青年学子强劲的爱心韵律。
此外,团省委还围绕“青年创业就业”、“青年婚恋”等紧贴青年需求的话题“织围脖”,不仅引起了网友的激烈讨论,还有效快捷地服务了一批青少年。肇庆学院大三学生林雨财与朋友合资创业,通过向广东共青团微博求助,成功解答了创业中的疑惑,不仅如此,广东共青团微博还为他联系了一名优秀青年企业家作为创业导师,这令林雨财惊喜不已。
拥有150万粉丝,位居“全国团系统微博影响力”榜首,荣获2011政务微博特别贡献奖……广东共青团微博以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迎来了一周岁生日。
征“微提案”听青年心声
微博也是广东共青团创新社会管理,更紧密联系服务青年的新渠道。
今明两天,团省委第十二届五次全会在广州召开。在开幕前几天,一场“微提案”征集活动就已在微博上热闹展开。
10日,广东共青团通过新浪、腾讯微博开展“广东共青团微博提案征集”活动,针对共青团如何发挥“枢纽型”社会组织作用、加强团基层组织建设和团建创新、运用新媒体开展青少年文化建设等话题,向网友广发“英雄帖”征集意见和建议。微博发出后,不仅团属微博纷纷转发并@粉丝,各大网媒和网友也热烈响应,参与评论。
河南驻粤团工委副书记李庆彬通过实名微博@广东共青团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只有走进基层、走进青年,与青年同劳动、同学习、同生活,才能知道青年需要什么。希望团组织的活动,要先调研规划,再稳步推进、落实执行,要持久战不要游击运动战。”
广东诺臣律师事务所主任雷建威受邀参加团省委的全会,他通过实名微博说出了自己的心声:“列席不作旁观客,结合自己熟悉的知识和领域,就鼓励青年关注社会问题、投身社会建设、参与志愿服务而建言献策。”
团省委负责人介绍,下一阶段,广东共青团微博还将邀请在微博上受青年欢迎、有广泛影响力的知名学者、专家教授和优秀青年等担任“微顾问”,围绕青年感兴趣的热点问题开展微访谈,并举办微学堂,解答青年网友的问题和疑惑。
此外,团属微博集群还将利用“微提案”、“微建议”等互动形式,倾听青少年的心里话,为共青团开展青年工作提供参考;了解困难青少年中的迫切诉求,通过微博集群的宣传效应,汇集社会力量,使青年关心的问题得以解决。
(本文来源: 2月16日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