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门九中,有一位文质彬彬、落落大方的女教师,多年来担任班主任工作却从不言悔。在这样一个朴素而艰苦的工作岗位上,她创造出所带班级的64名学生中有58人同时考上了江门一中的突出成绩。她,就是蒋青。
1990年7月,刚大学毕业的蒋青来到江门九中当英语教师,没多久便开始担任班主任工作。15年的时间里,虽然生活中有各种困难,但每当站在讲台上,看着学生们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无论肩头有多重的压力,她都会一一放下。 师德垂范桃李香
1994年,蒋青所带的班正面临毕业,而她刚好怀上小孩,妊娠反应剧烈,为了不影响学生的学习,她坚持担任班主任工作,恪尽职守,一直到学生考完高中入学考试。小孩出生后,蒋青产假未满,因工作需要,学校征求她是否再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意见时,她二话没说又接受了新任务。事实上,当时,蒋青的丈夫正在公安部门工作,一年里大半时间都在单位里度过,节假日就更不用说了,照顾孩子的任务全落在了她的身上。就是凭着一股热情,她妥善地处理好了工作和家庭的关系,无怨无悔地两方重担一肩挑。
在2004年学校的人事制度改革中,蒋青在工作岗位意向表上仅填写了“班主任”一职。其时,不少与她一样的同龄人早已当上了科组长、级组长、处室主任甚至校长,但在她的眼里,担当班主任才能与学生进行更深入的交流,苦点、累点压根算不了什么。蒋青说:“我就是爱这项工作,我甘当‘孩子王’。”正是抱着这种心态,蒋青赢得了同事、家长、学生的一致认可,每逢节假日,她的学生都会不约而同地到她家探访,还争先恐后地与她合影。 春雨润物细无声
众所周知,班主任工作是繁重艰巨而又琐碎的,蒋青能在中间游刃有余,原因莫过于她对学生的一片爱心,尤其是对双差生的关心与爱护。
1998年,蒋青接手的初三(1)班存在早恋、打架、吸烟等不良现象,但经过她一段时间的不懈努力后,该班的班风有了明显好转。
当时,班上有一个全校闻名的后进生,不但把迟到、旷课当作家常便饭,还常与社会青年来往,时常不回家,并染上了吸烟、打架的陋习。家长当时考虑让孩子退学,随便找份工作,但蒋青说:“在我的班中不能有一个流失生,我无论如何也要扶正他。”于是,她经常找该生谈心,注意发现他的闪光点,稍有进步就在班上表扬他,还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寒假期间,她又鼓励该生参加黄埔军校冬令营,使他在教官的教导下逐步认识纪律的重要性,并让他在新学期开学后在班上谈体会;经常创造机会让他为班集体做好事,让他感受到在集体中的存在价值。就是这样晓之以情、动之以理,长久以来形成的师生隔阂逐渐化解。这位学生后来多次说,蒋老师是他遇到过的最好的一位老师。 名师门下出“高徒”
蒋青既是班主任,同时还是学校的英语骨干教师。1998年,她被学校派往美国河滨市加州大学进行短期进修学习。2004年她被选拔为市首批英语口语考官。在不断“求索”的过程中,蒋青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课堂教学往往呈现形式新、气氛活、见效快的特点,深受学生欢迎。
在蒋青的指导下,她所教班级的英语成绩特别突出,每届毕业班的英语平均成绩都超过全市平均分二三十分。1998年、1999年及2002年她所教英语班的英语平均成绩分别是142.3分、138.2分(满分为150分)和114.5分(满分为120分),超过了江门一中的平均分。她所辅导的学生参加各类英语竞赛都取得好的成绩,其中有5人获得国际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三等奖,有2人获得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一等奖,17人获全国二等奖,19人获全国三等奖,她本人也多次获得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优秀指导老师奖。(本报记者 罗旭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