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下午,由广东省参事室、省文史馆主办,五邑大学团委承办的“岭南文化进校园”第一讲暨“邑大论坛”第三十五讲在十友楼二楼国际会议厅举行,广东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文史研究院副院长、省记协副主席顾涧清莅校,为现场近200名师生讲授《岭南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广东省政府参事室副主任、文史研究馆副馆长麦淑萍,五邑大学党委副书记李霭康出席,讲座由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主任张国雄教授主持。
在“岭南文化进校园”启动仪式上,麦淑萍主任对广东省文史馆及本次系列活动作了简要介绍,希望同学们能在学术讲座中更好地理解与传承博大精深、辉煌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深对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精神家园的认识。
开讲后,顾涧清主席表示,广东是古代海上丝路的发祥地,围绕具有广东鲜明特色的方面深入挖掘文史资料是广东史学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他带领师生回顾了1991年他亲身参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中国境内的海上丝路综合考察活动,分享了个人的几点启示:丝绸之路是全球交流互鉴的文明进步之路,能推动在更大范围实现共建“一带一路”之愿景和文明;丝绸之路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意义重大而深远,是中国首个跨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历史仍选择广州作为海上丝路申遗牵头城市;广东、广州在海上丝路申遗方面,不仅要重视发挥地方在公共外交中的作用,更要把海上丝路联合申遗的过程看成是提升岭南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过程;海上丝路的学习研究和教育普及是他的执着追求、责任担当、使命使然、情结所系。顾主席表示,希望通过研究,让这段史料为丝路文明进步的记忆中留下一朵小小的浪花。
在互动环节,大家围绕海丝申遗工作、台山海丝遗址保护及活化利用情况等进行了学习交流。
本次讲座的举办,拓宽了师生国际化视野,加深了对岭南文化助推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及其现实意义的了解,增强文化自信与文化保护意识,反响热烈。(文/图 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