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此二维码分享

徐晓龙

基本情况

徐晓龙,男,1982年3月生,九三学社社员,副教授,理学博士,吉林长春人,现任五邑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专任教师,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副处长,大型仪器共享中心主任。

联系方式

地址: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东成村22号 五邑大学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邮编:529020

邮箱:xuxl@wyu.edu.cn

电话:

工作经历

2023年12月至今,五邑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

2019年2月2023年12月,五邑大学生物科技与大健康学院,硕士生导师

2017年11月至2019年1月,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科研一处,业务主管

2011年3月至2019年1月,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助理研究员

教育及学习经历

2006年9月-2010年12月,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培养

2005年9月-2010年 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博士

2001年9月-2005年7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学士

讲授课程

本科生:《无机及分析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环境监测实验》

研究生:《环境科学与技术研究进展》

教学项目

广东省本科高校在线开放课程指导委员会2022年度研究课题,基于OBE的在线公开基础课程建设研究-以《无机及分析化学》为例,项目负责任人

五邑大学2023年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广东新宝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排名第三

主要研究方向

目前研究方向为:1、基于电化学的水质检测与监测方法;2、微型化水质检测设备;3、基于人工智能的环境分析方法。

科研项目

微电极及微阵列电极制备设备开发,横向,25万,主持

排污许可证核发与监管工作技术支持子课题,横向,20万,主持

基于流通式微生物膜反应器的水质生化需氧量的在线、原位监测,江门市科学技术局,20万,参与

江门市银湖湾滨海新区海岸带保护与利用综合示范区项目生态监测与评价,横向,30万,参与

谭江流域水产养殖业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横向,66.7万,参与

在线尿素监测仪的开发,横向,15万,参与

基于流体机械核心器件的水质在线分析仪的研制开发与应用,广东省教育厅,50万,参与

玻璃基固态纳米孔在单细胞单分子水平显微注入的应用,吉林省科技创新人才培育计划优秀青年人才基金,10万元,结题,主持

适配子修饰的玻璃毛细管基纳米孔用于腺苷的检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5万元,结题,主持

基于纳米孔电化学的单细胞显微操纵与谱学研究装置,中国科学院仪器装备研制项目,283万元,结题,主要参与人

发表学术论文

(1) Xu, X.; Li, D.; Chen, L.; Liu, M.; Liu, C.; Jia, J. Improve the energy efficiency: Effects of additives on longtime zinc electrowinning. Hydrometallurgy 2020, 193, 105326.

(2) Xu, X.; Jia, J.; Guo, M. The Most Recent Advances in the Application of Nano-Structures/Nano-Materials for Single-Cell Sampling. Front. Chem. 2020, 8, 718.

(3) Zhang, Y.; Zhao, M.; Yang, Q.; Lai, M.; Zhang, J.; Liu, C.; Xu, X.; Jia, J. Agarose-gel-based self-limiting synthesis of a bimetal (Fe and Co)-doped composite as a bifunctional catalyst for a zinc-air battery. J. Colloid Interface Sci. 2023, 635, 186-196.

(4) Yang, Q.; Lai, M.; Liu, D.; Zhang, J.; Zhang, Y.; Liu, C.; Xu, X.; Jia, J. Biosensor nanostructures based on dual-chamber microbial fuel cells for rapid determination of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and microbial community analysis. J. Solid State Electrochem. 2023, 27 (3), 585-595.

(5) Wang, L.; Lv, H.; Yang, Q.; Chen, Y.; Wei, J.; Chen, Y.; Peng, C. e.; Liu, C.; Xu, X.; Jia, J. A Universal Biofilm Reactor Sensor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of Different Water Areas. Molecules 2022, 27 (15), 5046.

(6) Chen, X.; Chen, Y.; Lin, H.; Liu, Z.; Peng, C.; Xu, X.; Jia, J.; Zhang, M.; Liu, C. In situ and self-adaptive BOD bioreaction sensing system based on environmentally domesticated microbial populations. Talanta 2023, 261, 124671.

(7) Zhang, P.; Jiang, L.; Liu, L.; Li, M.; Xie, G.; Xu, X.; Jia, J.; Liu, C.; Zhang, M. Stress driven micron- and nano-scale wrinkles as a new class of transport pathways of two-dimensional laminar membranes towards molecular separation. J. Membr. Sci. 2022, 648, 120354.

(8) Wang, K.; Sang, B.; He, L.; Guo, Y.; Geng, M.; Zheng, D.; Xu, X.; Wu, W. Construction of dPCR and qPCR integrated system based on commercially available low-cost hardware. Analyst 2022, 147 (15), 3494-3503.

(9) Li, P.; Zhang, M.; Li, M.; Zheng, W.; Liu, M.; Xie, G.; Xu, X.; Liu, C.; Jia, J. Nanofluidic channels based on two-dimensional material membranes. Chem. Ind. Eng. Prog. 2022, 41 (7), 3745-3757.

(10) Lan, Z.; Guo, Y.; Wang, K.; Zhang, Y.; Chen, Y.; Zheng, D.; Xu, X.; Wu, W. Hundreds-Dollar-Level Multiplex Integrated RT-qPCR Quantitative System for Field Detection. Biosensors-Basel 2022, 12 (9), 706.

申请及授权专利

一种光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中国,CN202110305385.2

一种水质检测装置以及水质检测设备,中国,CN202310474660.2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红细胞氧化损伤程度的获取方法,中国,CN202210560275.5

一种铁氮掺杂的中空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中国,CN202011228514.4

一种强化丁酸厌氧降解的复合菌剂及其构建方法,中国,CN202010133843.4

一种强化丙酸厌氧降解的复合菌剂及其构建方法,中国,CN202010133845.3

一种利用硝化生物反应检测氨氮含量的方法,中国,CN202211213586.0

一种基于原位微生物膜检测水质BOD的方法,中国,CN202210738795.0

一种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中国,CN202210659910.5

一种液体试剂分段定量取样装置及其取样方法,中国,CN202210824081.1

一种用于水质自动监测仪的浊度色度校正方法,中国,CN202111083329.5

一种有机废水BOD检测装置及其应用与方法,中国,CN202210441499.4

一种铁氮掺杂的核壳碳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中国,CN202011228513.X

一种钴氮双掺杂的杂化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中国,CN202011235339.1

一种有机废水BOD检测装置及其应用与方法,PCT,PCT/CN2022/139061

一种微盘电极或微盘阵列电极的制备方法,中国,CN200710055628.1

一种微盘阵列电极组件及微盘阵列电极的制备方法和装置,中国,CN200910259577.3

一种集成式微阵列电极的制备方法,中国,CN201410071940.X

一种集成式微阵列电极的制备方法,中国,CN201410071909.6

获奖及荣誉

环境自适应BOD在线监测仪及产业化,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创新奖二等奖,2023.8

Recent advances in carbon-based electrocatalysts for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中国化学快报编辑部中国化学快报优秀论文奖,2022年度

2022年九三学社江门市委员会参政议政工作先进个人,九三学社江门市委员会,2022年12月

生物科技与大健康学院2021-2022学年“优秀班导师”,2022年9月

2021年度生物科技与大健康学院中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2022年1月

五邑大学课程思政优秀案例(2022年)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2022年5月

上一条:刘长宇

下一条:张梦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