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下午,生物科技与大健康学院在马兰芳楼307报告厅举办第七期学术沙龙,讲座由副院长马爱军主持。本次学术沙龙由天然产物合成及方法学团队张祥志博士和海洋生物医药创新中心王敏博士分别以《可见光促进的手性分子构建》、《合成生物学在微生物天然产物研究中的应用》为主题作专题报告。
张祥志博士首先阐述手性科学、不对称催化合成的重要意义,随后介绍课题组在过去三年中围绕吲哚这类重要杂环化合物的合成修饰方面的研究工作。张祥志博士主要从事有机合成方法学、不对称催化以及具有重要生理活性分子与天然产物全合成研究。所在课题组开发了不对称多组分反应与环加成反应,实现了吲哚类化合物不同位点的修饰,目前已经合成8类超过200个新型吲哚类分子。并首次开发了可见光促进的不对称催化新型三组分反应,实现了含有非环全碳基碳取代的三芳基醛、酮类化合物的高效构建。

王敏博士主要对合成生物学的研究方向和内容进行介绍。他从人造肉、不同风味白酒制造等方面解释合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随后介绍合成生物学研究中所使用的技术及其在生命、医药、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重点讲解合成生物学在青蒿素的微生物制造方面的应用,并结合本人的部分研究工作,详细说明阿维菌素中糖基部分的生物合成。王敏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微生物天然产物(药物)的发现、生物合成机制以及化学酶法合成重要药物及其中间体。近年来在Virulence,Org Lett,J Nat Prod,Nat Biotec,Adv Sci,Nat Commun,PNAS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文/图 生物科技与大健康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