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至14日,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类专业认证委员会和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第十一届环境类专业工程教育教学改革研讨会在青岛召开。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教师代表白书立、汪涛、张梦辰、谢高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邀请了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夏祖义、环境类专业认证委员会主任委员郝吉明院士、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胡洪营教授、环境类专业认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周琪教授等多位领导和资深认证专家,围绕环境类工程教育认证中的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和评价机制等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为全国各高校的环境类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研讨会设有十二个分会场,涵盖环境学院院长/系主任交流、培养方案修订与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创新型+应用技术型”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生态环境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创新与实践、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经验交流、以能力产出为核心—环境类人才培养的“多维+”赋能、面向产出的内部评价机制建设与运行、毕业要求制定与达成评价、基于OBE理念的专业课程建设及评价、“双碳”背景下环境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改革、基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的实践(实验、实习和产业学院等)教学改革与创新、多学科背景能力培养与实践等等内容。我院教师在研讨会各有关分会场与全国各地同行进行了广泛交流。
7月14日下午,学院参会教师前往青岛科技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进一步座谈交流。青岛科技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太原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五邑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教师代表参与座谈会。会上,各学院分别介绍了环境工程专业发展概况及认证情况,并围绕专业认证要求、特色学科发展、教学经验做法等方面开展了深入探讨。会后,学院一行参观了青岛科技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专业实验室,详细了解专业实验教学开展情况。
此次研讨交流有助于剖析我院环境工程专业在落实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调整学院在下一阶段申请认证工作中的着力点和前进方向,对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文/图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