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此二维码分享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开展上一堂深刻历史课——组织师生观影《731》

发布日期:2025-09-23 23:58 阅读次数:

当 “九・一八” 的警钟在岁月长河中再次回响,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以沉浸式、多维度的爱国主义教育为引领,带领师生重温峥嵘岁月、感悟伟大抗战精神,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青年心中赓续传承,让报国之志在学院学子行动中落地生根。

9 月 21 日,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师生自愿报名观看影片《731》,在历史真相的震撼中接受深刻精神洗礼。影片以详实的史料,清晰还原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犯下的反人类罪行,直观揭露了战争的残酷本质,让师生们更加懂得和平的珍贵。观影过程中,全场师生神情凝重,历史的沉重与真相的冲击力深深触动每个人的内心。教师们纷纷表示,将把这份历史厚重感融入日常教学,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抓手,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学生们也纷纷表示,此次观影让自己对所学专业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未来将努力提升专业能力,以过硬本领为祖国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此次《731》观影活动,是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深化党建引领、推动 “思政 + 双创” 教育融合的生动实践,不仅强化了师生的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更凝聚起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的思想共识。未来,学院将持续开展各类红色主题活动,进一步点燃师生在环境与化学工程领域实践探索的热情,让爱国初心与奋斗精神在师生间不断传递,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而铭记历史的最终意义,在于更好地前行,全体环化学子与教师也将以史为镜,在专业领域奋力奔跑,用实际行动践行报国初心。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厚植青年学生的家国情怀,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于9月18日组织学院学生干部、青马工程学员及入党积极分子代表共100余人,在马兰芳楼307报告厅集中参加了以“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做光荣自豪中国人”为主题的思政大课。通过“线下集体观摩+线上自主延伸学习”的双轨模式,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入脑入心、走深走实,让红色基因在青年心中生根发芽。

屏幕上,田汉在昏暗阁楼写下《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左权母亲颤抖着抚摸儿子的遗照——那一刻,我忽然懂得:爱国不是教科书上的铅字,而是先驱用生命刻下的印记。田汉与聂耳创作《毕业歌》时,上海已沦陷。他们将“担负起天下的兴亡”的呐喊化作旋律,不是为传唱,而是要唤醒沉睡的国人。左权将军牺牲后,母亲强忍悲痛写下悼文:“吾儿抗日成仁,死得其所。”她或许不懂“民族大义”,却懂得:儿子的血,浇灌了子孙的和平。爱国,是危难时“宁死不屈”的脊梁,更是平凡中“脚踏实地”的担当。作为大学生,愿我们皆能以信仰为火,既做“后浪”,亦做“前浪”——因为真正的青春,永远属于那些在时代答卷上,写下“敢为”与“有为”的人。

从思政大课中感悟精神力量,在历史影片中铭记民族伤痛,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以系列活动为载体,让 “九・一八” 成为一堂鲜活的 爱国主义教育课。铭记历史不是为了沉溺于过去,而是为了从历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弘扬抗战精神不是为了追忆苦难,而是为了让初心使命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芒。未来,全体环化学子与教师将继续以史为镜、以志为帆,在环境与化学工程专业领域深耕细作,用知识守护家国、用行动践行担当,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的奉献中绽放绚丽之花!(文/图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