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此二维码分享

微纳功能材料与器件研究团队

发布日期:2025-03-20 10:30 阅读次数:

团队介绍

为加快推进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步伐,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省级重点学科与省市级科研平台,建设了微纳功能材料与器件研究团队,团队现有师资8人,包括教授1人、副教授6人,中级职称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6人。

本团队专注于微纳柔性材料及传感器件、微纳催化材料及能量转化器件、微纳半导体功能材料及光电器件等前沿科技及交叉学科的研究。团队建立以来,在微纳功能材料与器件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包括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50余篇;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获得科研奖励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二等奖、江门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

 

何鑫教授,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点负责人,广东省教育厅创新团队负责人,江门市微纳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何鑫教授关注微纳功能材料的合成与应用、柔性可穿戴器件的设计开发、多模态传感器系统的研究以及利用先进传感技术和智能算法实现人体健康状态监测与管理。主持国家级、省级及市厅级项目10余项。近年来在知名国际期刊上发表80余篇SCI收录论文。入选广东省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对象,多次获江门市科学技术奖和江门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等荣誉。

 

研究领域

1. 微纳柔性材料及传感器件

通过基于微纳尺度下的功能材料设计、器件加工、集成应用来解决能源转换、传感技术和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关键技术问题。

2. 微纳催化材料及能量转化器件

探索微纳催化材料及能量转化器件的表界面特性和催化机制,面向氢气等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设计新型催化材料,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3. 微纳半导体功能材料及光电器件

面向半导体技术领域,研发高效半导体光电器件,重点围绕半导体可控制备与器件集成应用开展研究,满足信息技术的需求。

 

突出成果介绍

将固态锌离子电池与电容压力传感器融合为一体化可穿戴设备,旨在提高能源效率并降低环境影响,满足健康监测设备的能源与环保双重需求。它集成了一个固态锌离子电池和一个电容式压力传感器。该设备利用离子凝胶作为电池电解质和传感器的介电层,实现了能量存储和压力传感的双重功能。它采用了氧化钒作为电极材料,提供了高能量密度、稳定性和灵敏度。此外,设备的柔性和结构的耐久性使其能在复杂环境下稳定运行,非常适合智能健康监测和管理。围绕相关工作获批省级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发表SCI收录论文20余篇。

 

钙钛矿氧化物催化剂的表面改性技术。利用多元金属氧化物的活性差,通过还原和表面腐蚀等手段,解决了氧化剂基催化剂活性差等问题,在电催化析氧、环境催化等取得一系列成果,获批国家和省级自然科学基金3项,发表SCI论文10余篇。

 

 

图形Si衬底上无催化剂可控外延生长高质量氮化物微纳晶体阵列技术。结合图形衬底和MOCVD外延生长调控,创新发展出GaNInGaN/GaN多量子阱晶体阵列,在发光、探测、光学晶体等有显著应用;二维材料/半导体薄膜大面积集成器件技术。发展压力辅助喷涂技术,制备超薄二维材料/半导体单晶薄膜大面积探测器阵列,解决常规金属/半导体接触费米能级钉扎问题,创造量子效率记录。在这些领域的创新取得一系列成果,获批省重点研发计划、省自然科学基金等4项,发表SCI论文10篇。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张弛老师

联系邮箱:chizhang@wyu.edu.cn

关闭

联系我们

行政办公室:0750-3296401

学生办公室:0750-3296408、3296031

学院公众号
常用下载

Copyright © 2024 | 五邑大学应用物理与材料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