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介绍
为加快推进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步伐,依托发光平台,建设了发光材料与器件团队,团队现有师资10人,包括教授2人、副教授4人,中级职称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0人。
本团队专注于[新型荧光材料设计及应用]、[全无机钙钛矿量子点显示材料研究]、[碳量子点发光材料研究]等前沿科技及交叉学科的研究。团队建立以来,在发光材料领域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包括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80余篇;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获得 2019年产学研创新成果优秀奖、2021年“无限创新”江门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科研奖励。

曾庆光教授,研究生处处长,发光平台负责人等。
曾庆光教授是凝聚态物理与发光材料交叉领域专家,长期致力于稀土发光材料、量子点光材料等方面研究,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国防科工局重大专项等国家级重大项目10余项。
研究领域
1. 稀土发光材料研究
通过基于稀土过渡金属离子的丰富能级结构及优异发光性能来解决LED色温高,显色指数低等相应问题,开发了性能优异的稀土及过渡基金掺杂荧光粉,玻璃陶瓷等发光材料,研究了其构效关系,探索器件中的应用。
2. 量子点发光材料
探索全无机钙钛矿量子点的设计合成、结构调控、发光机理及性能研究,通过理论计算探索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最终实现发光材料在白光LED照明器件、光电显示器件、光电探测器件中的应用。
3. 碳量子点发光材料
面向显示照明领域,围绕单组分全光谱碳量子点照明的应用及,实现了荧光碳点材料的简单大批量稳定合成,突破荧光粉为核心的白光LED的专利壁垒,实现蓝光激发的无稀土低成本白光LED的应用。碳点具有独特的结构与电子性质,可作为金属位点的载体并与其协同活化过硫酸盐,高效降解有机污染物,拓展其在光催化方面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