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材料大会”是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的学术年会,是我国新材料领域规模最大、学术水平最高的学术盛会之一,旨在为全国材料科学工作者搭建共享最新成果、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高水平交流平台。2025年7月5日至8日,中国材料大会2025在福建省厦门市举行。今年,在学校的资助下,应用物理与材料学院多位青年教师及学生参加了本届大会。
会上,我院师生团队通过邀请报告、口头报告及墙报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示了学院在材料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并以多种方式对五邑大学和第十三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进行推广。其中,青年教师张弛受邀在“D08纳米多孔金属材料分会”作了题为“纳米多孔铜基复合材料在限域过一硫酸盐活化中的性能与机制研究”的邀请报告。报告聚焦于纳米限域催化在环境治理中的前沿应用,系统介绍了他所在团队如何通过构建纳米多孔铜/铁氧化物复合材料及梯度多孔结构,成功解决了传统催化剂环境适应性不足、传质与催化效率难以平衡的关键科学问题。
同时,青年教师辛月在“D13水凝胶分会”也作了题为“高性能纳米复合导电水凝胶制备及其应变传感性能研究”的口头报告。报告中,她分享了团队在高性能纳米复合导电水凝胶领域的系列创新成果。通过引入银纳米粒子及液态金属,结合聚合物网络的多级氢键设计,团队成功制备出兼具超高韧性、高导电性、自愈合能力及极端环境耐受性的多功能水凝胶。该材料在水下通讯、恶劣环境下的机器人手势识别等应用中展现出巨大潜力,为下一代可穿戴电子学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此外,三位研究生同学也积极参与了学术交流,通过墙报形式展示了他们的研究工作,三位同学在现场与前来观摩的学者们进行了充分交流,认真解答了提问,展现了五邑大学学子良好的学术风貌。
五邑大学重视材料学科发展,2025年7月学校的材料学科进入ESI排名前5‰,本次参会是我校积极推动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支持材料学科发展和鼓励师生参加高水平学术活动的充分展现。会议期间,我院师生团队与来自全国顶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不仅学习了材料行业前沿动态,也积极宣传了五邑大学近年来在学科建设、科研创新方面取得的成就。(文/图 应用物理与材料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