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此二维码分享

聚焦前沿科技,启迪学术思维---本学期“新物理新材料”学术讲座精彩回顾

发布日期:2024-07-22 10:24 阅读次数:

2022年5月,应用物理与材料学院创办“新物理新材料”学术讲座,近三年共举办21场高水平系列讲座,邀请了8名校外知名专家学者以及13名校内教师面向全院师生做报告。

本学期,该活动共举办了七场学术讲座。这七场讲座涵盖了从高迁移率有机半导体的理论设计到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设计,再到量子点发光显示技术等多个前沿科技,讲座汇聚了学科方向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探讨了当前科技发展的前沿问题和趋势,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场知识的盛宴。

3月26日,暨南大学的刘宏光副研究员为我们带来了“高迁移率有机半导体的理论设计”的讲座。他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有机半导体材料迁移率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理论设计来提高其性能。这不仅为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相关领域的技术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5月23日,暨南大学的宾德善教授为我们讲述了“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设计”的最新研究进展。他详细介绍了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为能源储存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他分享了自己在实验中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法,并鼓励大家勇于尝试,不断创新。

6月17日,南方科技大学的长聘教授陈树明教授为我们带来了“色彩的革命:量子点发光显示技术”的讲座。他深入剖析了量子点发光显示技术在色彩显示方面的巨大潜力和应用前景,让我们对这一前沿技术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紧接着,6月18日,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邹勃教授为我们讲解了“压强诱导发光”的原理和应用。他的研究揭示了压强与发光性能的密切关系,为材料科学领域带来了新的研究视角。

7月4日,澳门大学应用物理及材料工程研究院的周冰朴副教授为我们带来了“磁耦合柔性传感器”的讲座。他详细介绍了磁耦合技术在柔性传感器领域的应用和优势,为我们展示了传感器技术的新思路。

7月9日,南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马儒军教授和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的孙其君研究员分别带来了“节能高效柔性固态热管理系统”和“压电/摩擦电调控场效应晶体管和人工智能传感”两场讲座。马儒军教授为我们带来了节能高效固态热管理系统的最新研究成果。他详细介绍了该系统在降低能耗、提高能效方面的优势,为热管理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而孙其君研究员则为我们展示了压电/摩擦电技术在人工智能传感领域的应用前景。该讲座不仅让我们了解了压电/摩擦电技术的基本原理,还为我们展示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巨大潜力。

这七场学术讲座不仅拓宽了师生们的学术视野,也为大家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资源和交流平台。通过聆听专家们的精彩讲解,师生更深入地了解了各个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为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同时,这些讲座也激发了大家对科技创新的热情和追求。我们相信,在这种积极的学术氛围下,未来一定会有更多的科技成果涌现,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现场照片

老师与报告人交流互动

学生及企业人员与报告人提问交流

讲座海报




关闭

联系我们

行政办公室:0750-3296401

学生办公室:0750-3296408、3296031

学院公众号
常用下载

Copyright © 2024 | 五邑大学应用物理与材料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