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务通知
首页 -> 校内通知 -> 事务通知 -> 正文

关于举办五邑大学2025年防灾减灾科普创作大赛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10-22发布单位: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   点击数:

各学院:

为进一步深化校园安全教育实效,创新防灾减灾科普形式,切实提升广大学生应急避险与自救互救能力,党委学生工作部、易班发展中心将面向全校举办五邑大学2025年防灾减灾科普创作大赛,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25年10月22日至11月20日

二、参与对象

五邑大学全体在校学生(含硕士研究生、本科学生)

三、组织单位

主办:党委学生工作部、易班发展中心

承办:应急技术与管理学院

协办:应急技术与管理学院易班学生工作站、应急技术与管理学院学生会

四、内容要求

本次大赛聚焦防灾减灾科普知识传播,设立以下三个作品类别。所有参赛作品须为原创,内容须确保科学准确、通俗易懂,并鼓励采用生动有趣的表现形式。

(一)数字视听类

本类作品旨在运用动态影像与声音语言普及防灾减灾知识。作品形式可包括:科普短视频、微电影、公益广告、动画(含MG动画、手绘、三维等)、科普广播剧或音频解读等。视频作品时长建议控制在3至5分钟,音频作品时长不超过5分钟。技术要求为:视频分辨率不低于1920*1080,格式为MP4、MOV等主流格式;音频格式为MP3或WAV。作品需画面流畅、音画同步、声音清晰,字幕使用准确。重点考察其科普内容的有效性、创意构思及视听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图文设计类

本类作品侧重于通过视觉化设计与文案编排传递安全知识与应急技能。作品形式可包括:逻辑严谨、可读性强的科普文章或网络推文;主题突出、视觉冲击力强的科普海报;信息层级清晰、易于理解的信息图或长图;以及叙事生动、形象直观的系列漫画或插画。所有作品需提交电子版,其中海报、信息图及漫画类作品分辨率不低于300dpi,色彩模式为CMYK,文件格式为JPG或PDF;文章推文类作品需提供长图截屏。作品将基于其科学性、设计美感与信息传达效率进行评判。

(三)艺术与创意产品类

本类作品鼓励将防灾减灾理念与艺术表达、实用设计深度融合。作品形式可包括:具备实用功能或宣传价值的文创产品设计(如家庭应急包创新设计、主题文创礼品等);各类艺术创作如书法、绘画、剪纸、雕塑等;以及具备落地潜力的剧本创意或活动策划案。设计类作品需提交不少于三视角的产品设计图(JPG格式)及详尽的设计说明文档(PDF格式),说明其设计理念、功能与防灾减灾内涵的关联。艺术创作类作品需提交多角度高清照片或扫描件(JPG/PDF),能真实反映作品原貌。剧本及策划案需提交Word文档,结构完整、逻辑清晰。本类别将重点关注作品创意与主题的契合度、艺术感染力及潜在的推广价值。

五、参赛方式

1. 本次大赛接受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以团队形式参赛的,每队成员不得超过4人,鼓励跨学院、跨专业组队,以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

2. 每个参赛作品可邀请1至2名指导教师。为保障指导质量与公平性,每名指导教师同期指导的参赛作品总数原则上不超过3件。指导教师主要负责对参赛作品的科学性、规范性、创新性及可行性进行全程指导和内容把关。

3. 所有参赛作品在提交前,必须经过指导教师的审核与认可。报送时需同时提交由指导教师亲笔签字的《作品信息表》扫描件。未附指导教师签字扫描件的作品将视为未通过审核,不予接收。

4. 每位学生参与创作作品数量不得超过3件。同一作品不得重复报送至多个参赛类别。所有参赛作品须为原创,严禁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作品核心内容(包括但不限于AI合成图像、AI生成文本、AI生成视频等)。严禁抄袭、盗用,并应确保内容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六、奖项设置

活动主办单位将依据作品内容及质量评选奖项,设置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为参赛选手及其指导老师颁发荣誉证书。按照《五邑大学学生自主实践学分认定管理办法》有关规定,一等奖获得者加0.3个自主实践学分,二等奖获得者加0.2个自主实践学分。

七、作品报送

此次比赛由参赛团队/个人自行报送作品,需在截止日期前将参赛作品及《防灾减灾科普创作大赛作品信息表》(含指导教师签字扫描件)以压缩包形式,通过邮件发送至指定邮箱:yjjsyglxyyb@163.com。邮件标题请统一按“防灾减灾科普作品-作品类别-作品名称-负责人联系电话”的格式命名,未按报送要求提交的作品将不予参评。


联系人:黄老师;联系电话:3299837


附件:五邑大学2025年防灾减灾科普创作大赛作品信息表


党委学生工作部

易班发展中心

应急技术与管理学院

2025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