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五邑大学举行十友楼修缮启动仪式

发布时间:2025-11-21发布单位:党委宣传部   点击数:

四秩弦歌不辍,侨情薪火相传。11月15日,在承载着侨胞深情与办学记忆的十友楼里,五邑大学举行十友楼修缮启动仪式,长期以来支持学校发展的各级领导、海外侨胞、港澳同胞以及校友共同续写侨乡教育情缘。

江门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梁红武,市政府副秘书长梁富鸣,市侨联党组书记、主席林春晖,市侨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利俊义等江门市领导出席仪式。

五邑大学董事会永远荣誉会长、香港成业基础工程公司董事长马观适,“十友”家属代表、嘉华集团主席吕耀东,五邑大学董事会董事、香港润成纺织集团总监吴慧君,香港嘉华国际集团嘉华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慈善总经理程珍,五邑大学董事会常务董事、香港雅图仕印刷集团董事长冯广源,香港和记行集团执行主席兼行政总裁李文辉,五邑大学董事会名誉会长、香港益民电器公司董事总经理余桂珍,“十友”家属代表、五邑大学董事会常务董事、香港兴业财务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德豪,五邑大学董事会常务董事、澳门新伟浩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区柏来,五邑大学董事会常务董事、原美国大通银行副总裁刘冠华及其夫人袁海玲,五邑大学校董、香港德士活集团执行董事谭志豪,江门昌兴关爱慈善会会长李金红及其夫人黄杏娟,叶家康校长亲属叶岺、杨晶,五邑大学董事会团体董事、四邑会所理事长陈浩波,五邑大学客座教授、江门市侨联第八届委员会名誉主席、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教授郭瑞玲,原五邑大学筹委会副主任、五邑大学董事会秘书长冯荣兆,香港台山商会、香港江门同乡会、澳门江门同乡会等校董会成员、港澳同胞代表、侨团代表,以及长期支持学校发展的企业事业单位、组织、社会各界代表、海内外校友代表,五邑大学党委书记栾天罡等校领导、师生代表等参加仪式。仪式由校党委副书记李华主持。

五邑大学党委书记栾天罡在致辞中回顾了学校在改革开放浪潮中应运而生的发展历程,强调学校40年来始终坚持“内外合力,共建大学”,依托侨乡地缘、血缘优势成为联系海内外乡亲的重要桥梁。他指出,伍舜德、吕志和、黄球等10位旅港乡亲捐资千万港元兴建十友楼,不仅是献给学校建校10周年的厚礼,更铸就了承载爱国爱乡之情的精神丰碑。“十友楼修缮工程,是建校40周年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保护历史建筑的关键举措。”他表示,学校将秉持“修旧如旧、保护优先”原则,最大限度保留十友楼历史原貌与特色元素,在守护历史价值的基础上提升使用功能;同时,深入挖掘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的捐建故事,构建“一楼一史一精神”文化体系,打造沉浸式侨文化育人场域,为建设服务粤港澳大湾区能力突出、侨校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注入新活力。

“十友楼的建设,不仅承载着老一辈港澳同胞与校园的缘分,还传承着四海侨胞与港澳同胞共筑侨乡教育事业发展的初心”。“十友”家属代表吕耀东深情追忆了父亲吕志和先生秉持“兴学强国,教育惠民”理念的点滴,回顾了10位港澳同胞携手捐资兴建十友楼的初心往事。他衷心希望能携手更多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新生代,传承祖辈“教育是家乡发展的根基”的精神,持续支持五邑大学发展。

“十友”家属代表黄德豪分享了祖父黄球先生与五邑大学的深厚渊源。他回忆起陪同祖父参加学校建校30周年活动时的难忘场景,感念先辈们“教育兴邦、桑梓情深”的兴学初心。他特别向深耕侨务工作四十年的冯荣兆老师致敬,并宣布联合余桂珍、陈中贤、伍伟国、利乘武等“十友”后人及乡亲,发起设立“荣兆教育基金”,用于支持学校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他发出诚挚倡议,邀请海内外乡亲、校友加入支持行列,让跨越山海的侨校情缘代代相传。

仪式上,梁红武、栾天罡、吕耀东、马观适、梁富鸣、吴慧君、黄德豪、余桂珍、冯广源、李文辉、刘冠华、区柏来共同为十友楼修缮启动仪式揭幕。仪式结束后,参会嘉宾在校史馆讲解员的引导下参观校史馆,重温五邑侨胞兴学育人的故事。

“十友”家属及港澳乡亲的爱国爱乡精神,深深感染着每一位在场者。对于现场的邑大学子而言,这是一次生动且深刻的精神洗礼。人文与政法学院的香港籍学生卢智欣作为校史馆讲解员,深受感触。她谈道:“平时讲解时,我都是从墙面上文字和图片了解海内外侨胞和港澳同胞的襄助义举,今天看到这么多侨胞、港澳同胞及其家属来到现场,我非常感动,由衷想向他们道一声感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林隆同学激动地说:“捐赠者们的慷慨支持为我们树立了最好的榜样,也让我们更加懂得要珍惜大学时光、勤奋学习。恰逢学校建校40周年,相信学校一定会越来越好,在学术道路上稳步前行。”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王德意同学也颇有感触:“最近看到不少海外华侨、港澳同胞到学校来,还有众多校友不远千里回到母校,这份对学校的深厚情怀让人暖心。他们身上的担当与热忱值得我们每一位学子学习,我们也会以他们为榜样,不负期望,努力成长为优秀的邑大人。”

四十载光荣校史,侨心接续传承;新征程砥砺前行,修缮焕新再出发。十友楼的修缮不仅是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更是对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爱国爱乡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十友楼由旅港实业家伍舜德先生发起,联合利荣森、吕志和、黄乾亨、黄球、黄浩川、利国伟、黄乾利、黄炳礼、陆容章等九位挚友,于1995年五邑大学建校10周年之际,每人出资100万港元、共捐资1000万港元兴建。其名意蕴深远,象征着十位港澳同胞的爱国赤心与桑梓情怀,是海内外乡亲内外合力、共建大学的生动写照。楼宇于1997年11月23日落成,楼高3层,建筑面积约3500平方米,最初规划为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建成后见证了许多高规格的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会议,如今一楼用作校史馆,二楼为国际会议厅,三楼为“两基地两中心”(即党员教育基地、江中珠思想政治教育基地、马克思主义教育虚拟仿真中心、马克思主义理论研学中心),在学校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文/档案馆 校史馆 宣传部 图/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