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第五届电子信息工程与计算机技术国际学术会议在五邑大学举办​

发布时间:2025-10-27发布单位:党委宣传部   点击数:

10月25日,第五届电子信息工程与计算机技术国际学术会议(EIECT 2025)在我校策文商学院大楼副楼204报告厅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围绕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遥感图像处理等前沿领域展开研讨交流。会议由五邑大学主办,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协办,五邑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承办,IEEE(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提供技术支持。

开幕式上,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陈文华代表学校致欢迎辞。他表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面推进的背景下,本次会议为区域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他介绍了学校及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在学科建设、科研创新等方面的建设成效,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将承担学校博士学位授权点申报工作等相关情况。今年是五邑大学建校四十周年,他还诚邀与会专家学者在金秋十一月再聚江门,共叙情谊,共谋发展。

大会共设四场主旨报告,介绍了领域内的前沿进展与顶尖成果:国家级领军人才、国务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监察员、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院长佘峻聪教授作了报告《场发射电子源芯片及应用探索》,介绍了在真空微纳电子器件及芯片技术方面的突破性进展。国家级青年人才、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陈思伟教授以《雷达图像智能处理与应用》为题,深入探讨了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的智能解译与灾害评估。国家级青年人才、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朱鹏飞教授围绕《低空环境智能感知关键技术及应用》,展示其团队构建的大规模无人机视觉平台VisDrone及其应用情况。省级教学名师、东莞理工学院集成电路学院(国际微电子学院)党委书记、执行院长任斌教授作了报告《高能量密度、快充和长寿命的智慧锂电池系统》,介绍了快充锂电池系统的研发进展与产业化前景。

在口头报告环节,来自十余所高校及企业的青年学者通过现场汇报和ZOOM线上参会发言的形式,展示了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

经组委会评定,会议现场评选出“优秀论文”“优秀青年学者报告”“优秀海报”三类奖项,激励年青学者勇攀科研高峰,共同谱写科技发展的新篇章。

电子信息工程与计算机技术国际学术会议(EIECT)自创办以来,始终聚焦行业领域最新研究,致力于推动电子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科学的交叉融合与创新发展,为学者提供成果发布与合作契机,迄今已吸引全球多国专家学者参与,成果多次推荐至IEEE旗下期刊发表,已成为该领域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平台。

我校信息类学科建设成果显著,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拥有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等优势学科,其中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正积极申报博士学位授权点。学院依托创新团队和省级工程中心,在图像处理、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近年来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0余项,多项研究成果发表于IEEE汇刊等顶级期刊。学院构建了“本-硕”人才培养体系,与粤港澳大湾区重点企业共建产学研基地,其“智能感知与物联网技术”科研团队开发的低空环境监测系统已应用于智慧城市建设。这些扎实的学科积累和创新能力,为本次国际学术会议在五邑大学成功举办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展现了学校在推动学科交叉创新、服务区域产业发展方面的重要贡献。(文/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图/会议组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