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3日,五邑大学召开2025年战略发展研讨会暨暑期党委扩大会议。全体校领导,党委委员、纪委委员,中层干部,在校市民主党派及知联会主要负责人,学校各民主党派、侨联会、知联会主要负责人,二级教授、高层次人才代表参加会议。
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紧扣《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部署,深化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以作风建设为抓手,统筹推进“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瞄准应用型高校定位,走应用型人才培养道路,着力培养对接产业前沿的高素质应用型卓越人才,助力广东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加快教育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议听取了校党委书记栾天罡同志作的“立足国家战略,服务地方产业,坚定不移走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之路”主题报告,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董超俊同志代表学校作的2024-2025学年教学工作报告,武汉理工大学原校长杨宗凯教授作的题为“智能时代高等教育发展与变革”的专题报告和上海电机学院副院长王宏志教授作的题为“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应用型高校的探索与实践”的专题报告。与会人员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充分深入的研讨,并集体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会议指出,本次战略发展研讨会暨暑期党委扩大会议,是在教育强国建设全面布局、高位推进之年,建校40周年之际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聚焦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系统谋划新发展阶段的攻坚任务,进行了全面总动员、总部署。
会议强调,要全面准确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和战略属性,深刻认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人才培养带来的全新挑战与机遇,深入理解智能时代对改变教育底层逻辑、重塑教育生态的新要求。要坚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深化科产教深度融合,构建成果转移转化新机制,完善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秉持“技术创新”与“多元融合”理念,聚焦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探索“一个目标、两大体系、三维转变、四年递进”(即一个目标:“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目标;两大体系:以需求为导向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以侨文化为特色的育人体系;三维转变:培养体系从“学科逻辑”向“产业逻辑”转变,培养范式从“标准化培养”向“定制化培养”转变,培养内容从“单一学科”向“交叉学科+AI”转变;四年递进:“认知—体验—实践—创新”四年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的特色改革路径。要加快构建学科专业动态调整与区域发展协同机制,系统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全过程深度融合,适应未来教育新生态。
会议要求,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牢政治方向,筑牢战斗堡垒,锤炼干部担当,建强教师队伍,涵养清朗生态。健全校政行企多元协同育人机制,广泛凝聚统战合力,深度挖掘和依托侨乡区位优势与学校特色资源,构建“一校董一产业一学院”联动机制,打造侨特色产教融合育人模式,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

会议号召,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改革之勇、破局之志投身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实践,以优良作风保障改革攻坚,凝心聚力、奋发进取、笃行实干,在服务国家战略、支撑粤港澳大湾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勇担使命,为教育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文/党政办公室 图/宣传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