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基本情况
姓名:刘进
学历:博士研究生
语言:中文、英语
职称:教授
电子邮箱:402980093@qq.com
研究国别与地区:
研究领域:主要从事侨乡文化与遗产研究、区域国别研究(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方向)。
二、教育背景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史学本科,1993年获历史学学士学位;
兰州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研究生,2000年获历史学硕士学位;
中山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研究生,2003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
三、工作经历
1993.06-1997.8:在天水师范高等专科学科任教。
2003.08至今:在五邑大学任教。
四、学术访问
2009年9-2010年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访问学者。
五、获奖
1.2006年11月,专著《中心与边缘:国民党政权与甘宁青社会》,获得江门市人民政府的2004-2005年度江门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2010年12月,论文《从银信开“开平碉楼与村落”》 2008-2009年度江门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政府奖);
3.2013年6月,专著《银信与五邑侨乡社会》获得2010-2011年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
4.2014年12月,《侨批档案:海外华侨银信》被评为“2012-2013年度江门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别奖”,排名第二;2015年6月,《侨批档案:海外华侨银信》被评为“2012-2013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二。
5.2019年6月,论文《追寻沉默的美国铁路华工——以中国近现代广东五邑侨乡文书为中心的探讨》被评为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六、学术成果
(一)项目:
1.《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西北地方政权研究(1927-1949)》,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006年,已结项。
2.《民国时期江门五邑侨汇研究》,2005年广东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已结项。
3.《五邑银信研究》,2009年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已结项。
4. 《清末民国时期美洲华侨与华南乡村社会转型研究—一以华侨书信文献为中心》, 2013年广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引进专项资金项目,已结项。
5.《清末民国时期广府华侨社会资本与移民网络——以华侨书信为主要文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特别委托项目(《广东华侨史》工程专题),已结项。
6.《基于大数据的侨批文书关键信息挖掘与分析研究》,广东省普通高校省级重大科研项目,50万元,已结项。
7.《(台山)侨批博物馆文物征集》,2017年度横向项目,45万元,已结项。
8.《(台山)侨批博物馆学术策划与银信柱内容与博物馆学术设计》,2017年度横向项目,25万元,已结项。
9.《粤港澳大湾区之中山和江门开发史料选编》,2017年横向项目,30万元,已结项。
10.《“美国太平洋铁路”沿线调研及资料收集》,2018年横向项目,15万元,已结项。
11.《古巴中华会馆华侨档案资料定点收集》,2019年横向项目,30万元,已结项。
12.《海口埠银信博物馆布展学术策划、设计与布展协议书》,2020年横向项目,3万元,已结项。
13.《五邑侨批(银信)征集、研究与开发利用》,2019年度横向项目,42万元,已结项。
14.《“侨批中的党史”文献挖掘、学术解读与指导协议书》,2021年度横向项目,5万元,已结项。
15.《“江门五邑华侨华人贡献”调查与研究项目》,2022年度横向项目,10万元,已结项。
(二)论文:
1.《抗战前开发西北思潮中的民族与宗教问题》《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2003年第2期全文转载。
2.《在地方势力与中央权威之间——邵力子主政甘肃透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2003年第7期全文转载;
3.《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关于裁减公务员开发西北问题的讨论》《兰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4.《“四邑侨汇为粤省冠”辨析》《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5.《五邑侨刊中的银信广告》《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第33-37页,独立。
6.《羁縻与渗透:抗战时期国民党政权处理西北民族问题策略透视——以1937年甘肃卓尼事变为例》《青海民族研究》,2008年第4期;
7.《为谁开发西北?抗战前西北人的地域意识与国家观念考察》《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8.《地域历史文化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的价值与运用》,《思想教育研究》,2008年第10期;
9.《从银信看“开平碉楼与村落”》《中国档案》,2009年第3期;
10. 《庆祝新中国诞生:美国升起了五星红旗——美国华侨华人对中共革命的认同及其原因分析》《江汉论坛》2009年第10期;
11.《国际移民视野下的海外华人与侨乡研究——“国际移民与侨乡研究国际学术会议”述评》《华人研究国际学报》(新加坡)第2卷第2期,2010年12月;
12.刘进、姚婷:《比较视野下的国际移民与侨乡研究——第二届“国际移民与侨乡研究”国际学术会议综述》,《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2年第4期;
13.刘进:《江门:从滨江商贸小镇到连通海洋的城市——以近代海关文献为主的历史考察》,《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第11-16页。
14.刘进:《侨批的家国情怀》,《人民日报》2013年5月14日第21版。
15.刘进:《江门:从滨江商贸小镇到连通海洋的城市——以近代海关文献为主的历史考察》,《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第11-16页。
16.刘进:《侨批的家国情怀》,《人民日报》2013年5月14日第21版。
17.比较、借鉴华与前瞻——“国际移民书信研究”国际学术会议综述,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4年第1期。
18.《饶宗颐先生对弘扬侨批价值的贡献》《八桂侨刊》2015年第4期。
19.《追寻沉默的美国铁路华工——以中国近现代广东五邑侨乡文书为中心的探讨》《美国研究》2017年第6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2018年第3期全文转载。
20.JIN LIU. Sexscandals,Gold Mountain Guests’ Wives, and female roles in the Siyi qiaoxiang: a study of the family letters of overseas Chinese in the Republican era.Edited by Gregor Benton, Hong Liu, Huimei Zhang,The Qiaopi Trade and Transnational Networks in the Chinese Diaspora, Routledge,2018.
21.《地方立法与保护民间记忆遗产——以<广东省侨批档案保护管理办法>为例》,《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
22.《晚清时期北美华侨的金融意识及其活动探析》,《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
23.《侨批文物的精神内涵与时代价值》(2023年10月23日《南方日报》A16版《理论周刊》。
24.《侨批文物的精神内涵》,2024年2月27日《深圳特区报》A8版“理论周刊”。
25.《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研究述评》,《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
(三)著作:
1.《中心与边缘——国民党政权与甘宁青社会,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
2.《台山银信》,中国华侨出版社,2007年。
3.《五邑银信》,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
4.《银信与五邑侨乡社会》,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
5.《江门五邑侨汇档案选编(1940-1950)》,中国华侨出版社,2011年。
6.《比较、借鉴与前瞻:国际移民书信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
7.《珠海、中山、珠海馆藏抗战档案史料选编》,广东人民出版社,2015年。
8.《华侨书信抗战史料选编(五邑侨乡卷)》,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年。
9.《侨乡文书抗战史料选编(五邑侨乡卷)》,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年。
10.《珠江西岸历史中的粤港澳大湾区——中山/江门开发简史》,中国华侨出版社,2018年。
11.《侨批中的党史——江门侨批活化探研》,花城出版社,2023年。
(四)学术会议
1.《试论五邑银信文献的特征、价值及其征集与保护问题》,第四届海外华人研究与文献收藏机构会议,广州•暨南大学,2009年5月。
2.《金山之梦:银信网络中的华南乡村社会流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等兄弟单位联合主办“第三届中国近代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贵州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8月。
3.《金山之梦:银信网络中的华南乡村社会流动》,世界海外华人研究第7届国际会议,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2010年5月。
4.“A Transnational Clan’s Survival, Enterprise and Social Network”,中国香港•香港大学,“From South China to North America:New Perspectives on Chinese American Transnationalism”,2010年6月。
5.《家族书信与中国华南侨乡国际移民研究》,广东•江门,第一届“国际移民与侨乡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2010年9月。
6.《家族书信与中国华南侨乡国际移民》,中国•澳门,世界文獻遺產與記憶工程國際研討會,2010年11月。
7.“Remittances Network and Social Mobility in the Hometowns of Overseas Chinese in North America”,美国•夏威夷,2011 AAS/ICAS Joint Conference,2011年3-4月。
8.《家族书信与华南侨乡国际移民——以江门五邑地区收藏的移民书信为中心》,广州市,由广东省档案局主办的“侨批档案”宣传推介会,2011年12月。
9.《疏离乡村:华侨家庭在华南与北美之间的跨国生存透视》,广东•江门,第一届“国际移民与侨乡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2012年11月。
10.《对乡村的疏离与依恋:华侨家庭在华南与北美之间的跨国生存透视》,福建•福州,福建省档案馆主办“中国侨批•世界记忆”国际学术研讨会,2022年12月。
11.《家族书信与中国华南侨乡国际移民研究》,中国•北京,国家档案局、广东省人民政府和福建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侨批•世界记忆工程国际研讨会”,2013年4月。
12.《金山之梦:银信网络中的华南乡村社会流动》,福建•厦门,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德国马克斯·韦伯基金(Max Weber Foundation)与德国佛来宝大学历史系联合主办“华侨华人与中国侨乡近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2023年5月。
13.《银信网络中的华南乡村社会流动》,泰国•曼谷,泰国中华总会馆等主办“中山汫座”论坛“声援侨批申列世界遺产,见证华侨爱国爱乡历史”,2013年6月。
14.《饶宗颐先生对弘扬侨批价值的贡献》,广东•潮州,,中共潮州市委潮州市人民政府、韩山师范学院等主办饶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13年7月。
15.“Chinese Railroad Workers in North America and Remittance Networks: New Insights
based on Qiaoxiang documents”,美国旧金山斯坦福大学,the scholarly conference “Chinese Railroad Workers in North America”, hosted at Stanford University, April 14-20, 2016.
16.《追寻沉默的北美铁路华工——以晚清民国初期五邑侨乡文书为中心》,广东•江门,中华美国学会、五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联合主办“中华美国学会2017年年会暨‘中美关系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从美国华工谈起’学术研讨会”,2017年11月。
17.《全球化背景下华南侨乡乡村治理中的海外华侨》,日本•长崎,“2017年海外华人研究学会(ISSCO)长崎地区会议”,2017年11月。
18.《大湾区视野下的江门—澳门交流史构建问题》,中国•澳门,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论坛暨经济民生发展学术研讨会,2019年9月。
19.《民国初年侨乡社会性别关系驱新潮流中的传统惯性与现代性影响》,暨南大学举办世界海外华人研究学会第十届国际会议,2019年11月。
20.《浅谈广东江门五邑侨乡东南亚华人移民的特点》,福建漳州,闽南师范大学历史地理学院(福建省侨乡文化研究中心、中南半岛研究中心)主办“东南亚区域国别与华人华侨”2022 年度国际学术与谈会(线上),2022年 12月。
21.《近代华侨探索侨乡现代化的观念与实践》,福建厦门,厦门大学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22.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式现代化与华侨华人”学术研讨会,2023年3月。
23.《侨批文物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广东•汕头,广东省委 宣传部、 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2023年10月。
24.《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研究述评》,中国侨联主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研讨会”,2024年7月。
25.《情感史视野下花桥的抗战和“二战”史观》,中国•北京,中国侨联主办“中国侨联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学术研讨会”,2025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