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雄、刘进应邀参加第二届“华侨华人学研究”学术研讨会
发布者:吴捷    [发表时间]:2025-07-08    [来源]: 侨乡文化与区域国别研究院

2025年7月6日,由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温州大学主办,温州大学华侨学院承办的第二届“华侨华人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温州大学隆重开幕。来自全国64个科研院所的145名学者,以及五大洲34个国家的78名海外华校校长参加本次会议。我校侨乡文化与区域国别研究院张国雄教授、刘进教授应邀出席会议。

张国雄主持了第二阶段主旨报告环节。中央统战部培训中心原副主任赵健作了《华侨华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独特优势与作用研究》的报告,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原副所长、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秀明作了《新世纪以来海外华商网络的拓展与互嵌》的报告,温州大学华侨学院院长包含丽作了《华侨精神内涵挖掘与时代价值》的报告,北京大学教授李安山作了《华侨华人学研究:学科整合与理论探讨》的报告,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暨南大学教授张振江作了《构建中国的“华侨华人学”:为什么、是什么、凭什么》的报告,温州肯恩大学党委副书记严晓鹏作了《区域国别研究范式探索与华侨华人学学科知识体系建设》的报告。一些学者指出:华侨华人学与区域国别学都是交叉学科,华侨华人问题是区域国别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两者具有很强的关联性。

分组研讨会围绕“华文教育研究”“华侨华人史研究”“国际移民研究”“华商经济与侨务工作研究”“侨乡文化与国际传播研究”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刘进评议了“华侨华人史研究”分论坛上半场的学术研讨。本组讨论主要围绕近代报刊、华侨华人民间文献展开讨论,其共性价值,一是注重史料创新,着力挖掘新史料,特别是底层文献,在旧史料中发现新问题、新视角;二是理论创新意向强烈,年轻学者们以跨国主义视野,从移民观念变迁、认同构建、文化保存、知识传播等多维度深入探讨;三是现实关怀,体现了为侨服务的时代命题。

张国雄在“侨乡文化与国际传播”分论坛发表了题为《从“华侨华人研究”“侨乡研究”到“侨研究”》报告,他认为,中国的华侨华人研究,起于 20 世纪初,发展于民国,以华侨史研究独大为主要特征。中国的侨乡研究,起于20世纪30年代,大发展于改革开放。华侨华人研究与侨乡研究,相互独立,各自成为学科;又紧密相依,互为对方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和有力支持,构成一体两面,都具有双向性。这个“体”的最大共同点就是“侨”。2010 年以来,一个包含华侨华人与侨乡共同点的概念“侨文化”出现,逐渐得到运用。“侨文化”概念首先是政治话语,在政府文件和政府主导的活动中使用,逐渐成为学术话语,现实的需要推动“侨文化”成为一个值得中国学者关注的学术领域。


欢迎关注

五邑大学侨乡文化与区域国别研究院

办公室电话:0750-3299241

办公室电话:0750-3299241

地址: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迎宾大道中99号五邑大学

地址: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迎宾大道中99号五邑大学

联系邮箱:qxwh@wyu.edu.cn

联系邮箱:qxwh@wyu.edu.cn

邮编:529020

邮编:529020

版权所有 © 五邑大学侨乡文化与区域国别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