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6日至17日,由五邑大学主办,研究院承办的2024建筑人类学论坛在我校校外教学实践基地——仓东遗产教育基地成功举办。来自意大利费拉拉大学、广州美术学院、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山东建筑大学、福州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深圳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沈阳建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五邑大学等数十所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00多名专家学者相聚仓东遗产教育基地,聚焦“遗产保育与社区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热烈研讨。五邑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院张国雄教授致开幕词。


论坛邀请与建筑人类学相关的多行业专家和来自社区的管理者和观察者参加,充分体现了跨学科碰撞、交流和争鸣的特色。论坛共分为主旨发言、学术研讨和学术调研三个部分,特别邀请了在学术界久负盛名的南京大学教授赵辰、东南大学特聘教授夏铸九、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吴庆洲和冯江作主旨发言。赵辰和夏铸九在建筑人类学和社区营造领域造诣深厚,吴庆洲在建筑修复领域颇负盛名。他们的精彩主旨报告引人入胜、启人深思。

专家学者们的研讨内容,既关注作为个体及群体的“人”与城市空间互动的意义,也针对目前城乡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各自的观察及思考,学术视野广袤,从建筑与空间文化到都市精英应当如何助益乡村文创创新和转化,再到城市消费空间生产中的规训研究和地方涉入研究,逐步扩展到聚落文化和遗产保育等新时代热门议题。两天会议中,既有学界专家的深入解读分享、思想碰撞,又有亲切的乡村民俗体验,学者之间零距离尽情交流,与建筑人类学十分切题,堪称“家庭式研讨会”,获得了与会专家学者的赞扬。

建筑人类学论坛是一个建筑行业学术论坛,已经持续举办了九届,由各高校轮流主办。本年度由我校选择在开平仓东遗产教育基地举办,原因在于这里恰好是我校创办15年的校外教学实践基地,是民间遗产保护中一个非常独特的案例,也是一场极具创新意义的建筑人类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