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公告 >> 新闻简讯 >> 正文

内外合力保育与传承侨乡文化遗产的又一杰作 德循林公祠修缮竣工并举办首届“蓝瓦讲堂”

发布者:吴捷 [发表时间]:2024-03-20 [来源]: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

2024年3月16日,由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江门市侨联、江门市文联以及开平市仓东文化遗产保育与发展中心共同主办的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案例——“蓝瓦讲堂”在刚刚修缮竣工的德循林公祠启动。来自江门市各单位领导、嘉宾、村民,以及文化爱好者等近300人相聚德循林公祠,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德循林公祠始建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是南洋华侨林紫昭先生为纪念其父亲林德循而修建的家祠,占地面积600多平方米,主体为砖木结构,布局既具有传统广府祠堂的韵味,也蕴含了西方建筑设计的巧思,后因年代久远,疏于管理,祠堂建筑颓败不堪。2014年林氏后人林爱莹(林紫昭孙女)为了保护德循林公祠,努力推动祠堂的修缮工作,2020年,林爱莹女士与我院谭金花结缘,将祠堂的保护活化工程委托给谭金花学术团队来进行。工程于2021年动工,2023年竣工。修葺过后的德循林公祠气势恢宏,雕梁画栋,巧夺天工,古典雅致,构局精妙,巧妙融合中西方建筑之精华,让人为之赞叹。

“蓝瓦讲堂”上,从美国专程回乡的林爱莹女士用英文声情并茂地讲述了作为已在海外扎根的华裔后代为什么要历尽千辛万苦修复祖乡的一座老祠堂的心路历程。她说,祖父在南洋艰苦创业,并不仅仅为自己一家一户人的幸福,而是着力回馈家乡,捐建学校、医务诊所、祠堂等慈善公益事业,这些故事折射出海外华侨华人对祖国家乡的眷恋。通过一座祠堂的修复,让她找到了很多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爷爷辈的后代,祠堂就好像一条纽带,重新把散布在世界各地的后代连接起来。她希望通过修复祠堂,留住故土的根,并传承祖父心系家乡、乐善好施的精神。作为美籍华裔,林女士在长达10年的保育过程中逐渐找到了自己的身份认同,并爱上了中华文化。她强调,这座祠堂不仅仅属于她的家族,也属于热爱侨乡、热爱中华文化的社群,这是大家共同的精神家园。林女士由衷赞扬和感谢谭金花教授具有最前沿的国际文化遗产保育理念、深厚的侨乡文化遗产情怀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没有五邑大学学术团队丰富的遗产保育经验和学术支撑,祠堂的修复是难以想象的。

江门五邑侨文化遗产十分丰厚,把潜在的侨乡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社会文化生产力是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的立院之本。德循林公祠的活化利用是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谭金花团队在成功打造开平仓东遗产教育基地之后,与海外华人内外合力、攻坚克难,保育和传承优秀侨乡文化遗产的又一杰作。

参与“蓝瓦讲堂”揭幕的领导和嘉宾

蓝瓦讲堂第一期讲座现场(讲者:德循林公祠业主林爱莹)

德循林公祠中路修复前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