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公告 >> 新闻简讯 >> 正文

我院承办的“侨批中的党史”学术研讨会在穗成功举行

发布者:吴捷 [发表时间]:2021-07-26 [来源]: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

7月23日,由中共江门市委宣传部、江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五邑侨智库承办的“侨批中的党史”学术研讨会在广州成功举办。省委党史学习教育第三巡回组组长、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陈杭,江门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陈冀,我校党委副书记李霭康,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所长张春旺,福建省档案馆副馆长马俊凡等领导出席会议。来自北京、福建以及省内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侨批后人、民间侨批藏家撰文进行深入讨论。

陈冀和张春旺作了主旨发言。陈冀围绕如何挖掘和研究“侨批中的党史”这一课题谈了三点体会和认识,一要提高站位,充分认识挖掘侨批中的党史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二要学思践行,深入挖掘解读侨批中的党史故事和精神力量。三要学史增信,从侨批中的党史故事汲取奋进前行的力量。张春旺阐述了著名美洲侨领司徒美堂先生对中国共产党从认识、认同到拥护的心路历程,他认为,1948年10月司徒美堂在香港报纸上发表了《司徒美堂拥护中国共产党召开新政协的声明》,这是他鲜明表达自己的政治态度和立场,也是当时海外侨胞人心所向的一个缩影。

在分组研讨阶段,专家学者们围绕“侨批中的党史”学术研讨会主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海外华侨与中国共产党”“侨批中的旧中国与新中国”“侨汇与新中国”“从侨批透视华侨华人、港澳同胞与改革开放”等方面展开重点论述和深入研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任贵祥研究员从华侨华人与中国共产党三件大事阐述中共团结侨胞共享百年历史荣光、共铸世纪辉煌的历程。马俊凡介绍了侨批档案及其保护利用的福建实践和经验。暨南大学张应龙教授从侨汇、侨属与侨乡关系的视角探究了改革开放后广东侨属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意义。暨南大学张小欣教授探讨了新中国初期的广东侨批业管理政策,提出今后侨批研究的学术方向。中山大学袁丁教授从建国初期中央颁布的侨汇文件探讨建国初期新中国政府对侨汇的认识。韩山师范学院陈海忠教授从一个百年大潮中的陈四合批局及其家族的历史,探究了百年历史变迁中海外华侨华人与国家、民族命运同呼吸、共命运的故事,是一个有温度的侨批党史故事。嘉应学院肖文评教授探讨了梅州华侨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贡献。刘进教授结合江门市委宣传部策划的“侨批中的党史“媒体系列宣传活动的学术策划和学术支撑工作,着重介绍了对侨批与党史的关系思考,强调应把侨批中记载的跨国日常生活与国际国内的大背景下相结合,拓展侨批与党史研究的视野。石坚平教授以侨批的个案为例,探讨了新中国初期党的侨汇政策及其地方实践。江门市博物馆副馆长高东辉结合“侨批中的党史“系列侨批的挖掘整理,介绍了江门侨批的保护情况。梁葆常先生深情地讲述了他父亲梁葆常先生从侨居加大拿到一心一意回归祖国的历程及其言行,生动地揭示了侨心向党的历史逻辑。罗达全和关翌春两位民间藏家分别结合其收藏的侨批,讲述了侨批中华侨赞颂和支持共产党、新中国的故事。

张国雄教授作了会议总结发言。他认为,各位专家学者从不同的学术视野,以丰富的史料,围绕侨批这一宝贵资源,讨论阐释既有深度,也有温度,充分证明小家连大家,党心连侨心。同时,这次国内首次举办的“侨批中的党史”研讨会的讨论也是对党史研究、华侨史研究、侨批研究领域的开拓和深化。

在党史学习教育的开展中,江门市委宣传部策划发起了“党史中的侨批”系列活动,以我市的优势与特色侨文化资源为依托,以我院侨乡文化研究学术力量为学术支撑,讲述好百年党史中广大华侨华人与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文/图 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