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8日,由五邑大学、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广东华侨史》编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美国斯坦福大学北美铁路华工项目组联合主办的纪念华工参与建成美国横贯大陆铁路150周年“北美铁路华工的跨国生活”国际研讨会在我校成功举行,来自中美两国的专家学者、铁路华工后裔、侨史爱好者共50余人出席研讨会。
会议开幕式上,张运华校长到会表示祝贺并致辞 ,他充分肯定了五邑大学与斯坦福大学以纪念美国太平洋铁路竣工150周年为契机,共同推进北美铁路华工研究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表示:“我们愿意通过合作学术研究,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相互借鉴,共同推动跨国华人历史研究,增进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理解。”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张春旺所长与《广东华侨史》主编张应龙教授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
1865年,铁路华工开始大规模参与建设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这些铁路华工中的大多数自江门五邑地区,他们承担了铁路建设中最艰难险重的任务,是完成这条铁路基础性工程的主力军。2015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访美时对铁路华工的历史予以充分肯定,赞扬他们“创造了当时的工程奇迹,带动了美国西部大开发,成为旅美侨胞奋斗、进取、奉献精神的一座丰碑。”此次国际会议,旨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铁路华工历史的重要讲话精神。
会议首先进行铁路华工研究成果发布暨主题演讲。研究者们对我校与斯坦福大学北美铁路华工项目组合作完成的学术著作《铁路华工的跨国生活——广东侨乡和北美铁路华工营的物质文化研究》《为何与如何——中国人移民美国的原因及方式》《金山上的中国长城——美国铁路华工简史》进行深度解读,分享研究历程与心得。
学术讨论分为“美国铁路华工历史研究”、“美国铁路华工个案研究”、“美国铁路华工遗产研究”几个主题,与会学者分享新史料 、新发现、新观点、新成果 ,每个主题均引起大家热烈而深入的交流、讨论。
会议由中外联合、学术界与民间联合,在我校举办“华工与铁路”图片展、罗达全收藏新宁铁路文物展,在开平仓东遗产教育基地,举行纪录片首映《北路铁路华工的跨国生活:仓东项目》仪式、《碉楼故事——开平华侨及侨乡历史展览》、五邑大学与斯坦福大学北美铁路华工家乡跨国生活研究成果展示等三项学术活动。
通过研讨和交流,中外人士一致认为,铁路华工的历史,彰显出中国人勤劳、进取的民族精神,也体现了互学互鉴的开放包容的胸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