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公告 >> 新闻简讯 >> 正文

在梅伟强老师遗体告别仪式上的致辞

发布者:吴捷 [发表时间]:2018-12-21 [来源]: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

张国雄

各位梅伟强老师的亲友故交、各位来宾:

我要感谢雷巧珍老师和梅雪、梅腾及其家人的信任,让我在梅伟强老师的遗体告别仪式上,代表家人、学校和深受梅老师帮助的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的同事们致悼词,我深感荣幸!

我和梅伟强老师相识26年,从最初的侨乡调查到开平碉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再到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建设,我有幸成为梅老师的搭档,多得他的教益,亦师亦友,对梅伟强老师一直心怀崇敬之意!

而今,人天相隔,梅伟强老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8年12月5日上午9时41分不幸辞世,享年82岁。

今天,来自海外、广州以及五邑侨乡各地的亲友相聚在这里,大家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悼念我们共同的亲人和朋友,表达我们对梅伟强老师的崇高敬意和深切哀悼。

梅伟强老师给我们大家的印象是深刻的,他是一位好人,他用自己的言行教会我们怎样“热爱”生活。

他爱家人,是一位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梅伟强老师忠于家庭,孝顺母亲,侍奉100多岁的老母亲让他感到莫大的幸福!他和雷巧珍老师很恩爱,我们从来没有看见他与妻子红过脸,都是“言听计从”,享受着雷巧珍老师给他生活、工作无微不至的照顾的同时,总是默默地帮助妻子做家务!

他对儿女充满慈父之爱,放手让他们选择自己的工作、生活,在旁边默默的关注,需要帮助时总是倾注全力!每每提到大孙女,他的脸上总是洋溢着欣赏的神采,为她的聪明活泼感到无比骄傲;而提到一对龙凤胎孙女孙儿时,祖辈的幸福让梅老师不大的眼睛笑眯成了一条线!他对这个家庭付出了一生满满的爱!

他爱家乡,是五邑侨乡的好儿子。梅伟强老师出生在开平,在台山长大,1959年以优异的成绩从台山一中考进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研究所从事非洲历史研究。当家乡要创办大学时,梅伟强老师一家人于1985年2月毅然离开北京,回到家乡,参加五邑大学的创办。

33年来,他的足迹踏遍了侨乡大地,开展侨乡历史文化的调查。不断挖掘五邑侨乡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为了保护台山和开平的文化遗产、保护江门长堤历史文化街区,为了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建设、为美国铁路华工历史研究等文化建设事项,梅伟强老师多次致信历届市委书记和市长,献计献策,始终如一为侨乡文化发展尽心尽力,梅伟强老师的英名已经深深镌刻在五邑侨乡广袤大地上!

他爱学校,是五邑大学的好教师。梅伟强老师是五邑大学创办的元老之一,先后在社科部、宣传部、统战部担任领导职务。对教学,他一丝不苟,有着老一辈教育工作者的优良师德师风;对工作,他党性强,认真负责,任劳任怨,正派善良,待人谦和,包容大度,从没有与同事红过脸,对同事的批评也很温润。他从没有向组织提过个人任何要求,总是勤勤恳恳做好每一份事,曾荣获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教育工作者和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他爱事业,是一位令后学敬仰的好前辈。33年来他一直没有放弃学术研究,是中国华侨历史、侨乡文化研究领域的著名前辈,更是五邑华侨历史、侨乡文化学科的开创者,先后出版《五邑华侨华人史》等著作17部。

令后学们感佩的是,梅伟强老师的著作很多都是他在退休以后完成的,更让我们感动敬佩的是,在知道自己已患重病、先后两次大手术的5年里,他还完成了《五邑侨乡田野调查》、《台山侨乡慈善文化研究》、《梅家大院史话》几部著作,一直到去年还带领年轻老师共同撰写家乡台山端芬中学的校史专著。梅伟强老师的学术成果和治学精神为中国华侨历史、广东侨乡文化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石!其开拓、首倡之功,彪炳史册,不可磨灭。

他爱同事,是一位好师长、引路人。从创办“五邑文化与华侨研究室”开始,梅伟强老师就积极培养年轻学者,提携后学不余遗力,我们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的每一位年轻的老师无不受过他的关爱, 很多人的田野调查都是梅老师提前联系安排。

即使今年病重期间,身体稍微好转点儿,他就又带领年轻的老师们奔走于侨乡,进行田野调查,他心里时常牵挂着年轻学者的成长,总想多给他们一些帮助。梅伟强老师对年轻学者无私的爱是激励大家薪火相传,继承遗志的精神动力,是每个人心中一份温暖的精神财富!

梅伟强老师离开我们走了,他走得平静,走得踏实,走得放心,他将一个好人的背影和好人的祝福留给了所有爱他和他爱的亲友、故交、同事,他风范长存,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呜呼!今天我们在这里送梅伟强老师最后一程,祈愿他一路走好,梅伟强老师千古!天国会善待好人!

2018年12月10日